瑟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節,當太后的這些年!,瑟嫣,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攻之時,新就任的遼陽總兵居然在戰場上打了一個照面,便搖著白旗投降了。如此怕死的漢奸行為怎麼不讓得知此事的朱由校暴跳如雷,連帶舉薦之人事中姚宗文也受了牽連,被免了事中之職,回家吃自己去了。

此事魏忠賢回了京師後,也第一時間聽聞了,因此他樂得順著朱由校的心思,批判起了姚宗文,說都是因為他去了遼東,才害得朱由校受小人矇蔽,害得遼陽之地落入後金韃子的手中。

“袁大人(袁應泰)是個好的,萬歲爺可以尊封他為兵部尚書,隆重祭葬,封其子為官。”

“魏公所言甚合朕的心意,朕就是這麼打算的。”朱由校知道自己的那一□□爬字,實在拿不出手,便讓一旁給小型宮殿均勻塗抹各色油漆的楊令月代筆,寫了一道追封袁應泰的聖旨。

魏忠賢不在京師之時,楊令月本就為朱由校代筆慣了。因此也不忸怩,當場落落大方停了給小型宮殿塗抹上色的工作,在雪白的宣紙中央,揮筆寫下了追封袁應泰兵部尚書,封妻廕子的聖旨。

對於楊令月居然給朱由校代筆之事,知曉其中厲害關係的魏忠賢自然不會多嘴,說楊令月不夠格給朱由校代筆,反而在楊令月落筆之後,真誠的讚歎道。

“娘娘這一手簪花小楷寫得可真好。”

“公公妙讚了。”

楊令月吹乾宣紙上的墨跡,便將聖旨交於了朱由校。朱由校輕飄飄地看了一眼,掏出代表帝王身份的玉璽在上面蓋了一個紅印,便讓魏忠賢收了起來。

“遼陽失陷,魏公以為該派何人繼續鎮守遼東。”朱由校嘆了一口氣,顯然為此事苦惱了許久。

魏忠賢聽聞此話,立馬抬頭看了一眼朱由校,小心翼翼的反問:“不知萬歲爺屬意何人。”

“朕就是不知道該指派何人才特意問魏公的,就怕再出現一個王文,戰事一起,就乾脆利落的投了敵。”說著,朱由校的神色變得惱怒了起來。他將懷中揣著的玉璽砸了,又將案桌上的碧溪掃落在地。

魏忠賢因為朱由校突如其來的怒火果斷地閉了嘴,反倒是楊令月不以為意的撿起缺了一個角的玉璽,放到了案桌上,聲音清脆明朗的說道。

“萬歲爺何必為了這種小事動怒。大明有才之士那麼多,萬歲爺一時不知該如何取捨,實屬正常。如果萬歲爺不怪臣妾多嘴,臣妾倒也有個人選說與萬歲爺聽。”

朱由校與平常帝王最大不同怕就是他溫和的態度和沒有疑心之病了。此事他見楊令月這麼說,一點也沒有後宮不可干政的想法,反而眼前一亮,很高興的反問:“什麼人選居然讓阿月也忍不住開口向朕推薦。”

“前遼東經略熊廷弼熊大人。”

說起來楊令月知道這麼個人,還是全奈前世的記憶。熊廷弼此人在歷史中是明末一位十分出名的將領、可以說因為他和袁崇煥在,遼東十幾萬百姓才得以倖免遇難、不至於因為戰火波及,流離失所。

熊廷弼此人,朱由校還是知道的,只是一時之間想不起來罷了。如今聽楊令月一說,朱由校也覺得他很合適,便又讓楊令月代筆寫下讓熊廷弼重新任遼東經略,防守遼東。

天啟元年冬,明熹宗再次啟用熊廷弼,任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經略遼東。過幾日,又下令升任參將毛文龍為副總兵,命他排派兵守鎮江。

因為遼東戰事又起,天啟元年的這個冬天過得並不太順心。因為明熹宗不喜張皇后,朱由校大半時間都是宿在翊坤宮,算是坐實了楊令月第一寵妃的地位。

對此,一心想做賢后的張嫣自然是不甘心的。只是被繁瑣的宮務纏身,既然張嫣再怎麼不甘心,不想放下手中權利的張嫣也分不出多餘的時間來爭寵,只得冷眼瞅著楊令月越來越得朱由校的心,暗地裡詛咒楊令月得不到好下場同時,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顧先生,我勸你善良

餘姍姍

凡人修仙:道友全死了

會唱歌的魚

快穿:反派沉迷攻略我

忱七

虐文女主靠拉仇恨苟命

荔枝與酒

我師兄實在太穩健了(下)

言歸正傳

[綜穿]聽說我是壞女人

瑟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