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節,當太后的這些年!,瑟嫣,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弄不明白了,同樣一個媽生的,朱淑婒這倒黴孩子咋就是結巴呢。難不成這就是母后曾經說過的隔代遺傳。但她沒有聽說過老朱家有結巴的啊,莫非是受了母后孃家那邊的影響,想到母后曾說過除了過繼給高高(指魏忠賢)的舅舅,楊家的人全部死光了,連墓地都找不到。朱淑娖就是一陣搖頭晃腦,所謂死無對證就是這麼一回事吧!
“你在瞎想什麼?”
不知不覺思維已經大面積跑馬的朱淑娖被她親媽楊太后賞了一個腦瓜崩,並被嚴重警告:“哀家再聽到你嫌棄貝兒結巴,小心哀家扒了你的皮!”
“母后你偏心眼!”朱淑娖沒好氣的哼哼,卻喚來楊太后白眼一番:“哀家就是偏心眼怎麼樣,你再胡咧咧,哀家真的會扒了你的皮的。”
作者有話要說: 更新o(* ̄︶ ̄*)o
☆、第七十章
好吧, 朱淑娖的抗議在楊太后偏心眼的行為中, 再次宣告失敗!時光悠悠而逝,泰昌二年的前半年除了二月延安府爆發的大饑荒以及五月來了一場遮天蔽日、持續時間並不怎麼長的日食外,六月的時候, 楊太后還是過得很舒心的。
但到了泰昌二年的下半年,這日子就不怎麼舒心了。十月二十七日的這天,後金韃酋皇太極如歷史上那樣兵分三路,一路攻打入大安口,一路攻打龍井關,一路攻打洪山口。
歷史上皇太極之所以能成功,主要是當時的遼東守軍的重心都在寧錦防線那一邊,龍井關等三個關口雖說有守兵把守, 但戰鬥力卻是弱了不少, 至少犀利的火器是沒有的。
而在這個時空,經由熟知歷史的楊太后提醒, 以熊廷弼這位老將為主鎮守龍井關等三個關口。其中不光老熊同志,袁崇煥、滿桂二人也是能征善戰、打戰經驗豐富之輩,再加之犀利的紅夷大炮壓陣, 可以說皇太極的三支人馬一露面就被壓著打。
戰鬥一開始, 皇太極還自持糧草充足, 八旗精兵又驍勇善戰、只要堅持下去,一定能順利奪下關口,成功入侵遵化,直逼京師的。沒想到, 相對他們人多勢重(號稱十萬兵馬)、糧草損耗量巨大,每個關口只有數千守軍把守的遼東軍囤糧也多,加上幫忙埋鍋做飯的火頭兵,熊廷弼這貨做主在龍井關等三個關口囤的口糧可以支撐守軍堅持守關半年之久。
而韃子方面呢,戰前囤積的糧草一旦吃完,如果糧草供應不上的話,根本就找不到補給,畢竟老熊同志這廝可是堅定的‘堅壁清野’之策的執行者,龍井關等三個關口附近方圓百里有人煙的村落都被老熊同志帶兵搬空了,不止人沒有,就連糧食也沒給韃子們留下……
而且對於冷兵器時代來說,守城一方的優勢是巨大的,想想水滸傳中、梁山好漢們在主動攻打牆高寨厚的方臘,都被方臘八大天王弄死了三分之二的好漢,就知道攻城一方有多被動了,而且咱們大明的遼東守軍手中還握有火炮這樣的大殺器,並排在高高關口上、炮口朝下的紅夷大炮取一開火,喊著號子、扛著雲梯進攻的八旗兵就死了一大片,如此恐怖的威力,即使八旗兵再怎麼驍勇善戰、悍不畏死,也沒有什麼機率殺上去,更別提除了佛朗機炮外,傳統守城準備、滾木、巨石、滾油、滾水、遼東守軍也是備著的,就等著炮彈打完了,好給八旗兵們換換死法!
熊廷弼在親衛們的重重保護下,站在高高的長城牆頭上,在抽空用隨身攜帶的柺子銃幹掉一個靠近城牆的八旗兵後,老熊同志側頭問親衛:
“也不知道元素(袁崇煥字)和滿桂那兒情況怎麼樣了,老子這運氣不錯,遇到韃酋親自指揮的賊子了。”
一旁的親衛笑著回答:“總歸不會比大人這兒情況差。”
韃子兵分三路,一路由皇太極親率,攻打長城關隘龍井關,一路由多爾袞、豪格率領士兵攻打長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