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節,當太后的這些年!,瑟嫣,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管是驍勇善戰的李自成,還是能想出“均田免賦”口號的李巖都太過可怕了,可怕到楊令月不想放任其成長,決心將其扼殺在搖籃裡。

楊太后仔細回想,終於在一大堆前世記憶裡想起了個大概。此時的李自成還在甘肅境內的驛站裡當小吏,而李巖則是天啟丁卯年舉人,籍貫在冊,要想殺掉他們簡直輕而易舉。只要殺了二人,她有那麼多良將精兵在手,又何懼翻註定如流星一樣,燦爛而短暫的高迎祥呢!

想到就做是很美好的品質,決心一直保持下去的楊太后立馬叫來東廠廠督魏忠賢和錦衣衛現任統領袁侯山,命二人派親信之人分別去往甘肅以及河南開封府杞縣青龍崗,擊殺李自成以及李巖二人。

魏忠賢不解其意,正要發問時,卻聽楊太后撫著案桌,幽幽的說道:“接到亂民造反訊息的頭一天晚上,哀家做了一個噩夢,夢中就是這兩人在高迎祥伏誅之後繼續造反,一人提出均田免賦”口號贏得了大義,一人帶領亂民攻進了紫禁城,將哀家母子四人逼得逃亡煤山,最後無奈上吊自縊。”

“哀家不知道哀家為什麼會做這個夢,但左右不過是上蒼給的預警。所以不管是真是假,到底有沒有這兩個人,你們也要派親信之人走一趟。”

楊太后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知道古代人都是很迷信的。這不,楊太后剛這麼一說,原先很不以為然的二人立馬嚴肅起來。其中目標已經改成將魏家發展成、大明數一數二世家的魏忠賢更是陰沉著一張臉。

“老夫明白娘娘的意思,即是上蒼預警,那麼老夫便讓全大明境內都無叫李自成、李巖的。”

就算被後宮生涯訓練得越發鐵石心腸的楊太后也忍不住為魏忠賢這陰測測、帶著涼氣的話語感到心悸。不過即使是心悸,楊令月也預設了魏忠賢的做法,將範圍規定在甘肅、河南開封兩地。 “李自成原名李鴻基,李巖原名李信。哀家相信只要按登記在冊的籍貫找,就一定能找到二人。”

魏忠賢拱了拱手。“陝西左布政使陳奇瑜可行…”

袁侯山也拱手道:“兵部員外郎盧象升亦可行…”

作者有話要說: 一更o(* ̄︶ ̄*)o

劇情調整了一下,建議六十三章重看一次...

☆、第六十五章

楊令月點點頭, 隔天上早朝時、頒佈了陝西左布政使陳奇瑜與兵部員外郎盧象升共同領軍絞殺流寇的懿旨, 陳奇瑜與盧象升欣然領旨,領士卒十萬餘人,出兵剿滅流竄賊寇!

說起來除了楊太后對於高迎祥等反賊過於重視, 其他人例如陳奇瑜、盧象升等都有點不以為然。兩人認為所謂的起義軍完全是來送分、給他們升官發財的,所以在戰術上就有點輕敵冒進,明明乃是朝廷的正規軍,卻被他們口中的流竄賊寇打得丟盔棄甲……

接連幾次圍剿失利,朝廷百官頓感顏面無光,紛紛言辭激烈讓楊太后罷了二人的官。楊太后雖然也覺得大失顏面,卻也知道臨戰換將乃是兵家大忌,便下旨意讓陳奇瑜、盧象升二人將功贖罪, 繼續帶兵圍剿高迎祥等造反派……

就這樣時間轉瞬到了十二月二十四日, 就在陳奇瑜、盧象升二人領軍與以高迎祥為首的‘起義軍’酣戰之時,固原(今寧夏固原)發生兵變...

起因很簡單, 因為在楊太后自掏腰包、補足所有拖欠的軍餉後,固原總兵認定朝廷短時間內不會再次徹查軍務,便又賊心不死, 勾結了軍中文書, 將月月到賬的軍餉私吞了將近七成。如今年年大旱、糧食市價居高不下, 就算全額糧餉也尚夠溫飽,何況是少了七成……

如此一兩月、士卒們還能忍耐,但上了三四個月,全家老少嗷嗷待哺, 經有心人煽動,喜歡隨大流盲從計程車卒們自然而來的在將領什長的帶領下,攻打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顧先生,我勸你善良

餘姍姍

凡人修仙:道友全死了

會唱歌的魚

快穿:反派沉迷攻略我

忱七

虐文女主靠拉仇恨苟命

荔枝與酒

我師兄實在太穩健了(下)

言歸正傳

[綜穿]聽說我是壞女人

瑟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