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節,當太后的這些年!,瑟嫣,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快,快,快下令,全力突圍,撤退!”
此刻身後有滾滾海水,前方又有大明官軍虎視眈眈,後金八旗精兵要想順利的撤回盛京老巢,那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唯今之計只有力戰突圍,從明官軍的重重包圍下衝出去,還有回家的可能!
這就是十面埋伏、四面楚歌之策的又一殺招。即使皇太極一行人幸運的逃脫,旗下部曲也十不存一,真真算得上慘得不能再慘的慘敗。而經此一役,遼東一帶至此自少十年內無患。
…… ……
到底還是天不絕皇太極等人,在八旗兵拼死搏殺之下,皇太極一行人到底還是殺出了大明官軍所部下的重重包圍圈。大明官軍亦是損失不少、且精疲力竭,只得眼睜睜的看著皇太極一行人衝出包圍圈……
“該死!”
也參與這場戰鬥的錦衣衛千戶袁侯山恨得咬牙,鼓勁最後一分力氣撈□□射出箭矢。
皇太極此時正在感嘆著長生天不絕他,發誓此仇必報之時,異變突生,一支鋒利的箭矢夾雜著濃烈的風聲呼嘯而來,只聽‘噗嗤’一聲,這箭矢竟然好巧的側著刺進了皇太極的小腹位置……
皇太極慘叫一聲向後一揚,立馬從馬上栽倒,跌落在了滾滾黃沙之中,當場昏厥了過去。
這突如其來的一幕,突如其來的橫禍,驚呆了忙於逃命的一行人。好在多爾袞反應得快,忙下馬撈起昏厥在地皇太極,抱著他,夾馬加速逃命。
看著這一幕,不遠處的後陣處,袁侯山遺憾的放下手中的□□,略帶遺憾的嘆了一口氣。“多年疏於練習,箭術到底生疏了。這一箭終究差了些準頭,不過好在箭矢上抹有劇毒,中此箭,韃酋並活不了多久!”
不提得以逃出昇天的多爾袞一行人,夾帶昏厥的皇太極灰溜溜的滾回了盛京老巢之事,就說追剿豪格的明達以及袁崇煥旗下部曲。豪格這小子到底沒他爹皇太極那麼好的運氣(你確定?),躲藏幾日後,被袁崇煥身邊一小將當場斬殺。
準備透過鴨綠江旁澧縣直入遼東之地的韃子兵被徹底消滅,明達一鼓作氣,拿朝鮮水師開刀。猛烈的火炮炮轟下,載著朝鮮水師的小漁船紛紛沉沒,投靠了後金的朝鮮一國重新又回到了大明懷抱。當然這一次,有楊太后這麼一位知曉後世的強人存在,朝鮮一國要想像以往一樣、只稱臣就佔盡了便宜那是不可能的。
旅順大捷、併成功使朝鮮歸附後不久,楊太后下令去朝鮮國號,遷朝鮮國君李倧以及一干宗室成員、大臣入京師居住,改朝鮮為朝鮮州,勒令朝鮮國人統一學漢語、說漢話,正式將朝鮮納入大明的版塊之中。
而且為了進一步將朝鮮變為大明的一部分,楊太后甚至不顧言官們的反對,提出、現朝鮮州百姓無論民族皆為漢人,大明政府一視同仁,允通婚,允科考,甚至為了安撫已經遷來京師的李氏宗室成員,楊太后甚至給朱慈燐小皇帝的後宮再添一對李姓的雙胞胎姐妹花。
至此,朝鮮上下歸心、距離成為大明一部分、指日可待。當然,其中唯一不美的是,言官依然鬧騰不休,認為楊太后此舉有違聖人之道、不符合□□上國、禮儀之邦的定義。
楊太后被他們吵得腦門生疼,有些懲治一二吧,又怕被他們騙了權杖、騙取了美名,索性在一次早朝上,以朝鮮剛‘歸附’不久,尚有很多蠻夷不通教化為由,讓言官們踴躍報名,廣開恩科,以孔孟之道、教化蠻夷。
要知道言官們大部分都是滿腹經綸、喜歡誇誇其談的貨,平時愛好才子風流、喜享受生活的一切美好,算是個窮山惡水的朝鮮,在他們眼中,就跟流放之地閩南差不多。
這不,一聽楊太后這麼說,言官們紛紛閉緊了嘴巴,一個個就跟悶葫蘆似的,死也不開口。他們又不傻,只是嘴巴稍微比常人賤了那麼一點而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