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節,當太后的這些年!,瑟嫣,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高迎祥,加之這個時空的明軍戰鬥力不像歷史上因為拖欠糧餉而變得不堪一擊,再加之他出賣了高迎祥、導致高迎祥被俘身亡的事不知怎麼傳開了,從眾離心離得之下,繼任闖王的王思仁很快步了高迎祥的後塵被俘梟首。

隨著他的死亡,在歷史上鬧得轟轟烈烈、顛覆大明朝的農民起義正式落下了塵埃。往後後金潛伏在大明的探子們,雖說接連煽動民眾、攪風攪雨讓大明內患不斷,但往往一開始,還未鬧出個所以然來,就被手段更加殘酷的朱慈燐以雷霆之勢剿滅了。而那時皇太極已死,後金所在的首都盛京隨時面臨著兵臨城下、破都亡國的危險……

當然以上皆是後事,暫且不表,咱們接著來說泰昌五年的事。泰昌五年三月高迎祥被俘梟首後,袁可立一死、就無人可壓制的毛文龍因為貪杯、喝酒過多,醉死了。他一死,左都督一職自然空缺起來。

遼東經略孫承宗屬意還是總兵官的袁崇煥接任左都督一職,而明達一系呢,特別是熊廷弼呢,則屬意本該在歷史上後金攻明京畿之戰戰死的滿桂就任,最不濟黑雲龍、麻登雲之輩,也好過他認定的才大志疏的袁崇煥接任左都督一職。

熊廷弼和孫承宗就這個問題吵得面紅耳赤,卻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毛文龍之手下孔有德,也對左都督一職很有興趣。

孔有德自認自己也算一方人物、足以比肩當代名將,夠格當左都督。自視甚高的孔有德本以為熊廷弼和孫承宗兩方爭論不休時,怎麼也該推自己上位,沒曾想到最後反而讓尤世祿這個寧夏總兵佔了便宜上位……

這一下自認失了面子,被熊廷弼和孫承宗兩方共同排擠的孔有德頓生反意,萌發了背叛大明朝廷、轉投後金的念頭。

泰昌五年五月初,皇太極突然率後金八旗精兵攻打大淩河城,因為應對不及時,鎮守大淩河城的祖大壽受困城內。

五月中旬,明達一邊安排人馬從陸路救援大淩河城,一邊安排人走海路準備從海上支援。

袁可立死後,孫元化就任登萊巡撫、協助明達佈防遼東。醉酒而亡的毛文龍受登萊巡撫遏制、身為其手下的孔有德自然也聽命就任登萊巡撫的孫元化。

明達讓孫元化安排人走海路救援祖大壽,孔有德請纓前往,卻因遭遇颶風而還。後孔有德以增援為藉口,與孫元化一道趕往吳橋,當夜駐紮修整時,突然發動兵變,兵不血刃的俘虜了懵逼的孫元化。

孔有德背叛、俘虜關押孫元化的訊息一經傳開。大明方面勃然大怒,而後金的皇太極呢,則哈哈大笑,開始寫信給被圍困在大淩河城的祖大壽,勸他最好率兵投降!

祖大壽奉命於大淩河築城保衛錦州,只不過在他修了不到半個月、城牆雉堞還沒修完時,皇太極就突然率大軍兵臨城下,將大淩河城給圍了起來。為了儲存實力,祖大壽只得關閉城門,倉促應戰。

好在這幾年,明達為了讓糧草隨時充足,不依靠後方補給,實施以兵屯田,遼東一帶大面積的種植了紅薯、高粱等農作物。糧草充盈的情況下,祖大壽去往大淩河築城後,並沒有像歷史上那樣只留了僅夠守軍幾日的糧草,而是足足囤積了一倉庫、足夠大淩河城守軍數月的糧草。

於是被圍困的祖大壽根本就不如歷史上被圍困時那般慌亂,他手底下的將士也沒有驚恐萬狀。也算明末後期的將才的祖大壽輕鬆愜意的龜縮的躲在大淩河城內,任憑後金一方怎麼罵陣就是不出兵,倒讓信心十足能攻下大淩河城的皇太極開始有點頭疼,畢竟馬背上長大的八旗兒郎打戰厲害是厲害,但對於攻城戰嘛,就不怎麼擅長了。

作者有話要說: 二更完成,(,,??w?)ノ(?っw?`。)

☆、第七十九章

“該死的南蠻子。”

豪格陰狠的咒罵了一句, 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顧先生,我勸你善良

餘姍姍

凡人修仙:道友全死了

會唱歌的魚

快穿:反派沉迷攻略我

忱七

虐文女主靠拉仇恨苟命

荔枝與酒

我師兄實在太穩健了(下)

言歸正傳

[綜穿]聽說我是壞女人

瑟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