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節,當太后的這些年!,瑟嫣,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昨年哀家就令都御史官員巡視河床,都御史回覆沿河口岸沒有出現堵塞現象,可現在呢,黃河水決口了,你們卻跟哀家說是年久失修的緣故。真當哀家上了年齡,忘了去年都御史巡視河床之事不成!”
“請娘娘息怒。”施首輔拱手道:“現在怪罪都御史失職已經無濟於事,目前最重要是解決黃河決口之事。黃河之水洶湧、一旦決口,必造成軍民商戶死傷無數。”
“那依施卿的意思是讓孟津一帶百姓先行遷走、安置!”
施首輔胖胖的臉上浮現凝重。“百姓轉徙,到處丐食。如此下去並無路可走,乃聚而造反。所以遷民之舉不可取,只能決口附近選一處適合地點,重新修建村民據點。”
“哀家懂你的意思了,此事就由戶部以及吏部官員主持吧。”說完,楊太后看了一眼領命的戶部、吏部尚書,突然勾唇冷笑了一聲。
楊太后接著道:“平時的時候,哀家不介意你們有私心,因為人都有私心包括哀家,但如今這時候,爾等最好不要有什麼私心,將哀家交代的事情一一的做好,不然錦衣衛那兒空著的昭獄,可等著你們入住呢!”
相比好面子、講規矩、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對官員出手的朱由校(包括歷史上的崇禎帝朱由檢),楊令月這個垂簾聽政的太后,可不怎麼講規矩,惹極了她,她可是會亂來的。殺人不抄家那是傻子才會做的,信奉胡蘿蔔加大棒政策的楊太后覺得殺人又抄家才是真絕色!既豐盈了國庫,又起了殺雞儆猴的效果。
楊太后相信只要她說缺銀子,這些平時把錢看得比命更重要的傢伙們,即使再怎麼不情願,也會捐獻一部分,才不會像歷史上那樣,崇禎帝都拉下臉面開口了,滿朝文武還咬緊牙關說沒錢,結果崇禎被逼得煤山上吊了,一群哭窮的‘鐵公雞們’也在起義軍的棍杖狂飛,炮烙挑筋,挖眼割腸等酷刑的‘愛護’下,交出驚人的財富。
楊太后覺得,為避免她手下的這群貨也變成只認錢不要命、沒有一丁點人文道德心的奇葩貨,還是很有必要採用胡蘿蔔加大棒政策的,畢竟對付他們,一味的寬仁是不行的,一味的打壓也是不成,唯有掌握平衡,不讓其一家獨大才方為上策。
說穿了,如今內閣成員分為三派,其中首輔施鳳來乃是已經隱退朝廷、隱於幕後的魏忠賢扶持上臺的,算是閹黨。而次輔徐光啟呢,算是清流,自成一系!至於次輔來宗道,則算是東林黨以及其他黨派一系。
三種派系互相制約,互相壓制,沒有一派系獨大,朝廷氛圍反而比之歷史上崇禎當政時東林黨獨大、崇禎帝除了東林黨人無其他人可用要好得太多,至少楊令月這個垂簾聽政的太后所下命令,沒有陽奉陰違,區別只在於完成得一般和完成得很好,
當然這種區別是因為各人的能力而已。有的人能力一般,自然完成得一般,有的人能力不錯,任務完成得自然也不錯。就好比一直穩坐首輔位置的施鳳來,說能力嗎,除了文采少有人及外和為人圓滑外,其實他的能力很平庸,至少對比名人張居正來說,施鳳來這個人真的很平庸。
作者有話要說: 一更o(* ̄︶ ̄*)o
☆、第七十八章
不過平庸也有平庸的好處, 至少在強勢如楊太后的手底下做事, 只要事事聽從吩咐辦妥就是。就如這次黃河於孟津決口之事,楊太后已經開口讓戶部、吏部兩部官員處理,施首輔只盡了首輔之責、勉勵兩部官員幾句, 全全放權,便與其餘次輔、五人一起商議其他政事。
自泰昌五年開年以來,就立春一月便大小麻煩事不斷,先是黃河於孟津決口,接著延綏一帶又顆粒無收。
好吧,在小冰川時期的影響下,大明境內大部分地區收成都不佳,所種植的常規農作物只夠果腹。只是延綏一帶更加嚴重罷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