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節,當太后的這些年!,瑟嫣,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編寫,依那群韃子的尿性,裡面記載的一些事情那是有很大的水分,所以一定程度上,楊令月更相信野史。只是,野史對於孫承宗評價都不是太好。後世更是有孫承宗誤國,其心可誅的說法。說當時的明政府如果採取熊廷弼的堅壁清野”之策,放棄關外所有土地,率領全軍退入山海關固守。在小冰川時期,這個全球氣候最冷期的陰影籠罩下,外加遊牧民族不散耕種,北方地區必然長期處於饑荒期。在這種自然條件下,明朝只需要堅壁清野固守,不需費一兵一卒,就能把滿清活活餓死在關外。
誠然這種說法有點馬後炮,但還是有一點道理的。如今關內都是年年大旱,氣候變化無常,何況是時常遭到西伯利亞寒流襲擊的北方。就像今年正月努爾哈赤發兵攻佔旅順,如果不是熊廷弼下令讓明達領偏軍採取堅壁清野”之策,讓後金八旗精兵在旅順附近根本找不到補給,再加之盛京遭到洗劫,說不定戰事還要繼續對持。後金方面不敢說,但明朝廷這邊,楊令月不用腦子就能知道,一旦發現這樣的情況,那群叫嚷著以和為貴的主和派一定會跳出來,簽些喪權辱國的條約,以錢財使後金退兵。
講真,不管是熊廷弼也好,還是孫承宗也罷,楊令月對他們的理解,僅限於歷史。楊令月之所以選擇幫助熊廷弼,不過在於他是明達的未來岳丈兼老師的原因。楊令月不管明史、野史對孫承宗怎樣褒貶不一,但至少大明是在崇禎十七年、清兵入關之時宣告滅亡的,而不是天啟年間,所以略微思索了一會兒,楊令月也只是寫信將孫承宗精兵簡將,減少軍餉之事簡略的說了一遍,囑咐明達不必為熊廷弼擔憂,內附一張20萬數額的銀票,讓夏時親自跑遼東一趟送去。
就這樣過了幾天,冬果突然來稟告,說熊廷弼之女熊婉優帶著自己特意為明達向朱由校要來的尚方寶劍,找到東廠面見了魏忠賢后,執意要見見楊令月。
楊令月一聽也是對明達這位未來的妻子,自己未來的弟媳,表示很好奇,便讓冬果將人正大光明的從宮外帶了進來。
後宮這大染缸,從來都是最鍛鍊人的,即使白紙一張,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被染色,不再純白。楊令月這些年來,一直寵冠後宮。就算初進宮之時因為對於命運茫然而處處小心謹慎,也隨著時間逐漸轉化成了身在高處的傲然。熊婉優隨著冬果一進來,就算性格再怎麼爽朗大方,也有一分忐忑,即使楊令月目光平和,充滿了善意。
“臣女參見皇貴妃娘娘。娘娘萬福金安。”熊婉優一進來就行禮問安,到讓楊令月錯愕不已,好半晌後,才輕笑著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