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節,當太后的這些年!,瑟嫣,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發起高燒,擔心女兒狀況的楊令月便留在了翊坤宮並沒有隨朱由校去西苑遊船戲耍,當然除了被一大堆瑣事纏身的魏忠賢也沒有去外,作為朱由校乳孃的客巴巴自然當仁不讓的隨駕伺候。
命運使然,歷史上的朱由校是因為落水後服用‘仙藥’ 得臌脹病去世,而在這個已經差不多快成了架空的大明朝,朱由校也是帶著幾個親信小太監去深水處泛小舟盪漾,然後因為一陣突如其來的狂風颳翻了小船,掉進了水裡,只不過由於所帶的幾個親信校太監都不懂水性,等王體乾慌里慌張找了人將朱由校從水裡撈出來時,朱由校已經處於昏迷中了。
接到訊息的楊令月急忙帶著自己所出的二女一子,跟著全太醫院的太醫一起浩浩蕩蕩的趕往西苑。雖說路程很短,但還是遲了,發高燒昏迷的朱由校在床榻上纏綿幾日,只留下‘好好照顧天麟’,飽含著對人世間的眷念以及不捨,就這麼去了,終年23歲。
對這一天早就有所料的楊令月在看到朱由校就這麼撒手人寰後,心瞬間覺得空蕩蕩的。她不吃不喝、呆呆地守在朱由校屍首前、整整一天一夜,等魏忠賢彎著腰、讓她節哀順變,說什麼國不可一日無主,讓楊令月抱著朱慈燐上朝時,楊令月醒過神,收斂所有負面的情緒,如上戰場的戰士一般,穿著素衣簪白花,抱著同樣素服戴孝的朱慈燐出現在金鑾殿。
“眾大臣說得是,國不可一日無君,縱然國君只是懵懂稚兒。”楊令月將挨著她坐的朱慈燐抱緊,一邊看著面色各異的滿朝文武,一邊沉緩的說道。“可憐上蒼不慈,讓萬歲爺就這麼去了,留下咱們孤兒寡母。好在眾大臣都是好的,知道立嫡立長的規矩、沒有順那起黑了心肝的意,做出兄亡弟繼的噁心事,本宮在這謝謝眾大臣了,天麟還小,以後就多靠眾大臣幫襯,如此才不負萬歲爺的在天之靈。”
“娘娘言重了,輔佐新君本是臣等本分。”
文武大臣們心知朱由校去的那麼突然,新君又小,再加上魏忠賢一系官員大力支援,他們根本就阻止不了楊令月垂簾聽政,乾脆識時務不提反對的意見,轉而捧楊令月上臺。不過嘛,這是以後的事,現在最主要的是怎麼處理朱由校的身後事。
作者有話要說: 果然睡了一覺再寫,就不怎麼卡文了o(* ̄︶ ̄*)o
☆、第五十九章
因為是遭遇意外橫死, 只在乾清宮停靈幾日, 朱由校的靈柩便運出京師,葬在了天壽山麓上。朱由校出葬不久,禮部官員們又開始忙碌, 先是折騰給兩宮太后上懿號(張皇后並沒有被廢),等兩宮太后懿號終於確定,新君何時登基、新君國號的問題又立馬納上了禮部的行程中。
已經榮升東宮張太后的張皇后的懿號是慈安太后,而楊令月的懿號卻跟歷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女性相同、名曰慈禧。先不提楊令月跟那位赫赫有名的慈禧太后是否有共同點,就說這懿號經由禮部尚書親口告訴自己時,楊令月第一個反應是驚嚇,第二個反應則是……
“慈禧,有何用意?”
“禧, 福也, 太后娘娘能德天庇佑生下祥瑞便是莫大的福氣,禧字用在太后娘娘身上是最合適不過了。”
意思是她之所以懿號慈禧, 能和張皇后並立為兩宮太后,完全是因子得勢了。楊令月微微挑眉,卻不否認禮部尚書的官員, 而是說“只要東宮那沒有別的意見, 本宮就無所謂…”
楊令月頓了頓, 又轉而問:“皇帝還小,登基典禮就不要搞得太複雜,一切從簡就成,想來先帝在天有靈也不會怪罪的。”
禮部尚書點點頭, 恭敬而有禮的道:“一切謹遵太后娘娘懿旨。”
“想來你還有大事要處理,本宮不便留你,你自行離去吧。”等禮部尚書聽話的退出乾清宮時,楊令月轉而問春來。“皇帝醒了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