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節,當太后的這些年!,瑟嫣,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來這個世界一樣,她迫切的將明達當成支柱,而李成妃則將朱淑娖當成了活下去的動力……
罷了,就這樣吧。
反正多一個人疼朱淑娖也是好的。
承認自己心軟了的楊令月只吩咐春來幾句,便不在關注朱淑娖和李成妃的相處。她將從龍鳳胎身上投放的注意力分了一半出來,開始關注朝廷,關注民生,甚至後金那一潑人也在關注……
天啟六年七月中旬,已經征服了蒙古喀爾喀的□□哈赤在回師盛京的途中傳出身染毒疽,要啟程去清河湯泉療養。緊接著八月初,又爆出□□哈赤病重轉危的訊息,然後沒過幾天,在八月十一日這天,病死於靉福陵隆恩門雞堡。
六十八歲的梟雄就此長逝。由於□□哈赤並沒有明確繼承人,誰都有可能坐上後金大汗的位置,因此這段時間的朝政可以說混亂不已,就在各位阿哥們爭權奪利時,突然傳出□□哈赤的遺命,說是令大妃阿巴亥殉葬。
人活著、自然不願意去死,何況是被逼著殉葬。對於傳出的關於□□哈赤遺命之事,不管是大妃阿巴亥,還是她所生的三個兒子,都不相信這遺命是真的。
所以在王公大臣要求大妃阿巴亥遵從□□哈赤遺命,給他殉葬時,阿巴亥當即言辭激烈的反駁。僵持之下,不知皇太極用了什麼法子,只知發生爭吵的幾天後,阿巴亥大妃自縊在行宮之中,隨後與□□哈赤的遺體同時出宮,安放在盛京城內西北角。
阿巴亥大妃和兩個庶妃殉葬後,代善與其子嶽託及薩哈廉,以“才德冠世,當速繼大位”。由於身為長兄的代善的鼎力支援,所以眾貝勒乃合詞請上嗣位”之言,擁皇太極嗣汗位。於是早就對那個位置虎視眈眈的皇太極順勢登上了寶座,改國號天聰。
皇太極繼位後不久,當年秋天,江北地區這回沒幹旱了,改發大水。水澇災難剛過,濟南又出現蝗災,於是本就空空的國庫變得更加的空蕩蕩,就連老鼠跑來、估計都會嫌地兒太空,在這兒造窩的話、容易暴露目標。
好在夏季發生災難之時,京津地區、以朱由校名下的皇莊為主,不管是良田還是山地,都大規模的種了一批紅薯。雖說這個時候還不算收穫的季節、產量相對較少,但這些剛從地裡緊急收割起來、還帶著泥土的紅薯很大程度緩解了因為蝗災發現而引發的大面積饑荒,至少相比史書上記載的明末後期、饑荒無數、人相食的慘劇,這個時空的大明朝並沒有發生。
作者有話要說: 更新o(* ̄︶ ̄*)o
☆、第五十六章
“臣妾就說這個法子好使吧, 總比言官們見天的上書要求萬歲爺下罪己詔要好得多吧!”楊令月哼了哼, 頗有些傲嬌的對朱由校說道。
他媽一有天災人禍發生,就是聖上失德。夏季之時大爆炸來了一出,江北, 山東出現乾旱、蝗災之時又來了這麼一出,如今秋季來臨,江北、濟南出現水澇、蝗災後,言官們又跳出來,一個個言詞隱晦的指出,天災如此頻繁,多半是你這個當皇帝的有哪裡沒做到位,為了讓上天息怒, 朱由校你這個當皇帝的還是果斷的承認自己的錯誤, 給全國人民一個交代下罪己詔吧。
嘖,這明明是小冰川時期這個小婊砸造的孽, 關朱由校這個缺心眼的皇帝什麼事。
朱由校這個皇帝雖說不是那麼著調,喜歡做木工活兒多過做皇帝,但本質上來說還是不錯的, 至少在魏忠賢這個老貨的眼裡, 真當算得上一位明君。楊令月覺得不管朱由校到底算不算一個好皇帝, 都不能開這沒事下罪己詔的口,君不見歷史上崇禎帝這貨,在位期間陸陸續續也下了不下十份的罪己詔了吧,結果該造反的繼續造反, 該遭災的地方還是繼續遭災……
一旦朱由校開了下罪己詔這個口,有一就有二,說不定等他明年嗝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