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節,當太后的這些年!,瑟嫣,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施卿你擬旨告之朱卿,必要時就地格殺包括孔有德在內的一干叛將,哀家才沒那個心問他們為何背叛大明,背叛他所屬的民族!”
“臣領旨。”
施首輔承述完,又輪到了徐光啟。老徐同志沒提其他,只單單說了一句‘工部應加大製造火器的力度,而不是大部分都交由西廠來完成!’
“西廠廠督統領神機營,火器交由西廠來完成並無不可。只是如今戰事吃緊,單靠西廠製造火器,怕是杯水車薪,製造出來的火器數,根本不夠大明各處軍隊瓜分……,所以臣覺得最好由工部抽調一批精通鑄造火炮的工匠襄助西廠一起鑄造火炮,提高效率。”
作者有話要說: 一更o(* ̄︶ ̄*)o
☆、第八十二章
明朝設神機營, 軍隊名, 乃是明朝軍隊中專門掌管火器的特殊部門。當然這是以前的事,楊太后當政後,下令大明軍隊特別是遼東守軍大範圍內推廣火器。屬於帝王扈從的神機營則併入西廠, 專門從事各種火器製造的工作。
工部乃六部之一,乃是掌管各項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政令、事項的機關。按說鑄造火炮、鍛造火器也是工部的工作,但有個很嚴肅的問題。那就是工部的效率慢得髮指。
當然這說起來也怪不得工部的官員,畢竟什麼屯田啊,水利啊,修橋造路都歸他們管,每年又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檢修黃河沿岸堤壩,對於鑄造火炮、鍛造火器之事就有點力有不逮, 所以這才是楊太后一上臺就將鑄造火炮、鍛造火器之事交給神機營、並將神機營併入西廠的最根本原因!
作為精通西學的火器專家, 徐光啟也是明白這個道理。而他之所以提出將工部所管轄的一部分精通鑄造火炮、鍛造火器的工匠抽調到神機營,完全是出於公心, 想進一步提升神機營鑄造火炮、鍛造火器的效率。
只是他所說的話,楊太后還來不及表態,內閣次輔兼吏部尚書溫體仁就連忙跳出來反對。“工部管轄的工匠數尚且不夠屯田以及興修水利, 怎可抽調一部分給神機營。”
楊太后挑眉, 淡淡掃了一眼情緒貌似很激動的溫體仁, 故作不解的詢問:“工匠的主要工作不是製造器械嗎,怎麼在溫愛卿的口中倒成了役工了。”
“回太后娘娘,工部歷來人數吃緊,自然管轄的工匠也……”
“行了, 別瞎解釋了。”楊太后不耐煩的打斷溫體仁,懶得再聽他所說的冠冕堂堂的話語,略帶諷刺的道:“哀家記得你是吏部尚書,而不是工部尚書啊,怎麼吏部的事你一問三不知,反倒對工部的事這麼瞭如指掌……莫非是打量工部尚書病了,想為哀家、皇帝分憂,兼任工部尚書不成!”
自泰昌五年開春,文采不錯的內閣次輔兼工部尚書薛鳳翔就病病歪歪,多次因病缺席朝會。楊太后想著薛鳳翔也算一個乖覺的傢伙,且工部有左右侍郎管著,所以倒沒撤了薛鳳翔的工部尚書一職。
楊太后今兒由此一說,完全是警告溫體仁,讓他不要撈過境,管好他該管的事就成。畢竟楊太后心裡是認同徐光啟的提議的,即使精通鑄造火炮、鍛造火器,就該專注於此,總不能跑去建水車、做水利工程吧。
楊太后揉揉眉心,淡淡的說道。“哀家覺得徐卿的提議很不錯,皇帝你怎麼看?”
本在一旁欣喜等著自家母后懟人的朱慈燐愣了愣,瞪圓了本就顯得圓滾滾、黑亮亮的眼睛,有些呆萌的回答。
“朕覺得徐卿提議不錯,這得給國庫省多少的額外開支啊!”
此時楊太后正伸手準備端放在小几上的涼茶,一聽這話,身子頓時一僵。是她的思維沒達到朱慈燐的地步、還是咋的,明明說的是工匠併不併入神機營的問題,怎麼就扯到了錢的問題…
楊太后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