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節,當太后的這些年!,瑟嫣,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心才對, 擺出這幅模樣做啥。”
換個思維看問題,朱慈燐覺得楊太后說得沒錯,這些傢伙們可不是每天都在上演猴戲嗎, 不免眉開眼笑的道。“母后你說得有禮。”
“既然覺得哀家說得有禮, 今兒就幫著哀家將摺子批閱完了吧。這偷懶幾天的功夫, 居然存了差不多半屋子的摺子。”
“母后,兒臣知道了。”
於是歇息夠了的母子倆轉戰乾清宮正殿,專心致志的處理積壓的摺子。這些摺子大多是各地官府走驛站渠道快馬加鞭呈上來的,除了山西、陝西兩地巡撫依然報憂不報喜、請求開糧倉賑濟饑民外, 大部分所呈稟的都是一些小事。
楊太后粗略看過一遍,提硃筆畫了一個圓圈,留言‘哀家知道了’,就算批閱好了、將其甩到一旁。
朱慈燐原本只打√的,看到楊太后這麼批閱摺子的,也開始在摺子後面的餘白處留言‘朕知道了’四個紅通通的大字……
母子兩人分工合作,不一會兒就將呈稟小事的摺子給批閱好了,只留下比較重要的摺子放在一旁……
“江浙一帶出現了水澇,看來今年的稅銀又會有點吃緊了。”
楊太后將江浙一帶巡撫聯名一起上書的摺子甩在了案桌上,揉了揉痠疼的手腕兒,衝著快要弄成小花貓的朱慈燐惆悵的道。“這日子可什麼時候是個頭啊!”
“誰知道。不過這年生總比朕初登基時要好得多。在朕看來,只要沒出現千里赤地、饑民成片的場景,就是好的年生。”
“這話說得好。倒是母后魔障了。”
可不像朱慈燐說得那樣嗎,只要不大面積的出現饑民,便是好的年生。至於時不時發生的天災,尼瑪都習慣了好不好。
楊太后將稟奏天災的摺子單獨拎出來,交給了中樞內閣成員來處理。雖說內閣首輔施鳳來能力就那樣,但好在辦起事來還是誠誠懇懇的,所以楊太后樂得讓施鳳來繼續穩坐首輔之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