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0節,當太后的這些年!,瑟嫣,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慈燐沒有心思跟腦回路不一樣的臣子再討論下去,於是他看了楊太后一眼,確定楊太后並無反對的意見後,懶懶的留下一句‘退朝’,便先行離去。被他丟下的臣子面面相覷,然後不約而同的望向了坐在龍椅右側、淡定喝茶的楊太后。
朝堂上一片靜謐,楊太后慢慢地吃著茶,一杯茶喝乾後,方才慢條斯理的開口道。“陛下說了退朝,那就退朝吧。如有要事寫成摺子呈上也是一樣的。哀家這個垂簾聽政的太后一定會監督皇帝批閱摺子的。”
楊太后都這麼說了,朝會自然沒有再繼續下去的必要。楊太后坐上鳳攆,等到鳳攆被小太監們抬起時,楊太后半闔著眼睛道。“去乾清宮。”
於是鳳攆便被抬往乾清宮。
於是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楊太后在乾清宮裡看到了正捧著臉對著奏摺發呆的朱慈燐。
“這是在聚精會神,還是在發呆。”楊太后笑著開口道。“你瞧瞧你,何時才能改了那憊懶的性格!”
“每日這麼重重複復的批閱摺子,也是會厭倦的,所以母后朕沒有在發呆,而是在自我調解心情呢!”
“你總是歪理多。”
楊太后搖頭失笑,懶得再說朱慈燐這臭小子,轉而站立在案桌旁,開始翻閱起了上面堆積著的奏摺。看了一會兒,發現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事兒,也就像是鬆了一口氣兒一樣,笑著對朱慈燐說道。
“今年年景還不錯,想來百姓們應該能過個富裕的新年了。”
“母后說得是,兒臣也是這麼想的。”
朱慈燐坐直了身子,笑著道。“母后可知,暗探們曾送來訊息稱,清韃酋多爾袞終於有了後,是那位嫁了哥哥又改嫁給了弟弟,叫什麼布木布泰的,給他生了一個兒子。”
楊太后笑著等待下文,於是朱慈燐接著道:“這小韃子可是個有福的,還未出月子,就被多爾袞冊封為了太子。”
“很正常。當初你父皇不也準備等你滿六歲時冊封你為太子,只不過誰能想到皇帝你說話還不怎麼伶俐時,他就突然的去了。”
“母后說的很有道理。但朕並不是笑這點,而是母后你知道那太子名字叫什麼嗎,福臨。哈哈,真是有夠漢化的名字。”
福臨這名字怎麼了。
楊太后很奇怪的看了一眼朱慈燐,表示就算朱慈燐是她親生的,她也常常搞不明白朱慈燐的思維模式。她現在很納悶,多爾袞給兒子取名叫福臨的笑點到底在哪裡,值得他這麼哈哈大笑。
“多爾袞給幼子取名福臨,一來是為了明面表明傾慕漢學,二來也是隱晦表明對我大明賊心不死……”
朱慈燐負手侃侃而談,所說話語卻讓楊太后一時之間不知道該說什麼。這臭小子,扣帽子的能力還真是一流,短短一會兒,就說了必打清朝的十大原因,想來兩國交戰後,大明計程車大夫們不會在叫囂師出無名,而是該叫嚷師出太有名了。
“你想主動出擊打清韃子。”楊太后沒有用疑問句,而是用肯定句說道。“哀家也想打,不過要等秋收完、英國戰爭賠款事了再說出兵的話。要打就全心全意的打,哀家可不想打著打著,被么蛾子迭出的西歐人絆住了手腳。”
“還有羅剎國,據暗探們說,他們最近的動作可有點大。朕猜測韃子們是不是暗中和他們達成了某種協議。所以也對是否出兵攻打清韃子猶豫不覺。”
羅剎俄羅斯帝國?
聽了朱慈燐這話的楊太后驀然眯起眼睛,開始回憶腦中儲存的關於俄羅斯的所有歷史知識,總算回憶起了公元1637年時,俄國才剛剛建立了羅曼諾夫王朝,沙皇米哈伊爾費多羅維奇羅曼諾夫正野心勃勃的準備征服征服西伯利亞,以促使農奴制度在法律上得以確立,應該暫時沒有閒工夫幫清韃子的忙跟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