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名赫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82章 先小勝一下,明末最強釘子戶,兇名赫赫,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崇禎二年十一月十八日,天空依然被厚重的烏雲籠罩,可能又要下雪。
從高空俯瞰,汝州城西方向,佈滿了密密麻麻的營帳。
聚集在這裡的軍隊,包括官兵和流賊,總數接近五萬。
營地連綿不絕,望不到頭。
劉良翻、李果等人的營地設在汝水兩岸。
距離溫越、陳伏湧等人的營地大約有十幾裡。
由於河水已經凍實,兩岸之間的通行變得相當便利。
與溫越和陳伏湧在村莊駐紮一樣,流賊也沿著這些村落安營紮寨。
儘管這些村莊大多破敗不堪,但在寒冷的冬季,住在破舊的房屋裡,總比在野外搭建帳篷要好上不少。
劉良翻和李果的中軍大本營設在汝河西岸一個村莊中。
但他們並沒有住在莊內,而是選擇了裡面的一座龍王廟。
村莊破敗不堪,唯有這座廟宇相對完好。
老舊是老舊,不過屋簷什麼的都還行,沒有遭受戰亂的破壞。
在那個時代,人們對道觀和佛廟有一種天然的敬畏。
他們可以肆意掠奪和殺戮,但對摧毀這些廟宇卻會格外謹慎,生怕招來什麼報應。
廟宇內外,不斷有精壯漢子穿梭來去。
與那些頭裹紅巾的饑民步兵相比,這些漢子顯得更為精壯,腰間掛著腰刀,背上揹著弓箭,頗有一種精悍的氣質。
他們是流賊中的老營,都是經歷過無數的生死搏殺中選拔出來的。
這些精銳是各賊首領的寶貝。
通常不會輕易讓他們投入戰鬥。
他們正進進出出,騎馬下馬,傳遞著中軍的命令和偵察到的情報。
劉良翻與各營的溝通主要依賴這些人,因為讓那些饑民理解旗號太困難了。
老營和馬軍的探子,不斷帶回城西官兵主力的情報。
此刻,廟宇的大堂內,一堆熊熊燃燒的篝火旁。
劉良翻和李果兩人圍坐在火堆邊,沉默不語。
過了一會兒,劉良翻嘆了口氣:“這幾日時間,我們損失了不少哨馬,總算探清了官兵的主力。
“其中,有開封城副總兵陳伏湧的幾千人馬。
“剩下的,就是那支客軍,叫做青牙軍,他們的主將名叫溫越,聽說是北邊打建虜的。”
李果道:“劉兄弟,先不管官兵如何,我們這麼多人聚集在汝州城外,每天消耗的糧草是個大問題。
“再不攻下城池,恐怕沒有足夠的糧食了,不能再等了,明天我們就找官兵決戰,我帶些馬軍去沖沖試試。”
劉良翻搖頭:“他們的騎兵數量不少,我們的馬匹也比不過他們,恐怕會損失慘重,老營和馬軍是我們的根基,不能輕易損耗。”
聽到這話,李果站起來在大堂裡來回踱步,顯得有些焦慮:“那我們該怎麼辦?步戰不行,騎戰也怕,這樣下去,糧食短缺,軍心必然動搖,恐怕不用官兵攻擊,我們自己就會潰敗。”
他突然想到一個主意,說道:“不然,還是用我們以前的策略,假裝決戰,用騎兵和步兵引誘官軍,等他們出來後,再找機會讓老營的精銳出擊,必然一股擊潰他們。”
劉良翻沉思:“用飢兵來吸引官軍出戰,再取精銳排成長矛陣與官兵混戰,然後用馬軍從兩側發動攻擊……不行,官軍的騎兵恐怕不好對付。
“這樣吧,我們可以試試,如果不行,我們就撤出汝州,與闖王會合。”
李果擔憂地說:“這麼多人,恐怕撤退不易。”
自從伏擊張大春失敗後,劉良翻等人在路上收編的“步軍”只有一半左右。
他們回來後散佈了伏擊失敗的訊息,對留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