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汴京美食迷人眼
天涯明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9章 汴京美食迷人眼,開局荒年娶嬌妻,我有商城我無敵,天涯明玥,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馬小五聽到了郝仁的召喚,興奮的走了出來,站在桌子前滿臉的激動,這才第一天,就要在主家面前露臉了麼,看著主人隨和的樣子,是個好相與的,以後自己的日子看來會好過了,若是得了主人的歡心,尋個貼身隨從的差事,她馬小五也算是出息了。
一邊這樣想一邊興奮的準備給郝仁好好介紹一番,自己現在賣力些,說不定身份和月錢就能水漲船高了。
馬小五挽了挽袖子,清了清嗓子,在大傢伙的注視中,臉不紅心不跳的學著那些瓦子裡的說書人的腔調開始給郝仁介紹了起來。
“啟稟老爺,咱們這汴京城南來的北往的哪裡人都有,所有這吃食也是五花八門,光是這糕點麵食,也分南北兩派。
南邊那邊生產稻米,所以原料也是以大米為主,配以乾果、草藥、豆類、花類,製作成各式各樣的點心,如餈糕、豆糕、小甑糕蒸、糖糕、花糕等。還有就是把糯米磨成米粉,做成如粘糕、圓子等,其中這圓子在咱們汴京最為流行。
那些飲食店鋪出售的圓子就有山藥圓子、真珠圓子、金橘水團、澄粉水團、豆團、麻團、餈團等品種。
想吃正宗的南方點心,有九曲子周家、寺橋金家,我買了幾樣,老爺等會可以試試看。”
接著還沒等郝仁說話,就繼續介紹道:“而咱們北方的吃食多是以小麥為主,沒辦法,咱們這邊米還是少嘛,大多數的麵食都是麵粉做的。
一般煮的稱為湯餅,烤制而成的叫“燒餅”,蒸熟的喚作“蒸餅”。不過這個蒸餅現在不讓叫了,叫炊餅!湯餅的種類也有好多,雞絲湯餅、晻生軟羊湯餅、桐皮湯餅、子料澆蝦燥湯餅、鹽煎湯餅、棋子湯餅等等好多。
我想著買回來就不好吃了,就沒買,等老爺啥時候有了閒暇,親自去嚐嚐比較好。
這是我們買的燒餅,甜的有芙蓉餅、炙焦金花餅、牡丹餅、梅花餅、糖餅;鹹的有千層餅、熟肉餅、菜餅。每樣買了一些,您嚐嚐看喜歡哪個,下次小的再去買!
蒸餅買得不多像油蜜蒸餅、秤錘蒸餅、水蒸餅就買了一點點,呸,是炊餅!
小的一高興,說漏嘴了,主要是剛改,沒太習慣。
總之,像是北方的美食,曹婆婆肉餅店、王樓山洞梅花包子鋪、得勝橋鄭家油餅店、孫好手饅頭店這幾家不可不嘗……嘿嘿。下面的這是………”
見馬小五興致盎然的還要繼續說,郝仁趕緊打斷了他,“你先等等!首先,你別叫我老爺,我才多大啊,讓你給叫老了,你就跟著他們一起叫仁哥兒就行,我習慣了!”
郝仁還沒二十呢,不習慣下人們叫他老爺,要不然等林老三他們來了,那還不得叫老太爺啊?!
郝仁還覺得陸平葛二蛋他們平時叫的仁哥比較親切。
至於馬小五介紹的這些麵食,他也是第一次聽說,也跟著大開眼界!
原來看的大多都是關於人物的史書,這些生活類的自己沒怎麼研究,看著這種類繁多的各種小吃,這汴京城的生活可見有多麼的豐富多彩!
至於馬小五說的那個蒸餅改叫炊餅一事,他還真的知道怎麼回事!
這也是他在見到武二之後閒來無事查詢武大郎潘金蓮的資料的時候無意間看到的一句話。
說是因為“蒸”字發音和宋仁宗趙禎的“禎”字接近,為了避諱,人們才稱呼蒸餅為“炊餅”。這件事好像在一本叫《青箱雜記》的書上也有記載。
看著馬小五意猶未盡的樣子,郝仁笑著說道:“你別跟說書唱戲的似得,這麼一長串一套一套的,大傢伙也聽不懂,簡單的介紹下就行!”
馬小五聽到這話,見郝仁沒有怪罪他的意思,才鬆了一口氣!
“好的老爺!不不不,好的仁哥兒!那我接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