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困擾趙禎一生的大問題
天涯明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0章 困擾趙禎一生的大問題,開局荒年娶嬌妻,我有商城我無敵,天涯明玥,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郝仁如此的關心趙禎倒不是想起趙禎對他關愛有加甚是照顧了。
而是在聽到自己要留在京城之後,就開始思考一些別的事情了。
原來只是覺得是歷史書上的一段段一幕幕,與自己無關,可惜現在自己已是這局中之人,再袖手旁觀置身事外就不太好了。
之所以念及趙禎,是因為今年對於趙禎來說,可能是人生中至關重要的一年,雖然現在還看不出來,但是郝仁站在上帝視角縱觀了趙禎的一生,就會發現,其實未來的很多事情,都是在這一年悄悄發生改變的。
縱觀趙禎一生,對他最大的困擾就是子嗣問題以及後來的立儲一事,其實這兩件事也就是一件事,那就是趙禎生不出兒子來,或者說生下來也養不大,全都夭折了。
趙禎是二十七歲時才生出長子揚王昉,在古代這個年齡的確不小了,關鍵是這個年齡生的孩子不應該夭折的,但就是偏偏孩子夭折了。
從此以後從二十七歲到五十二歲最後一個孩子十三女豫國公主是1061年生的。這之間就生了三個兒子十三個閨女,最終還只有四個女兒養活了。
而在他人生的後半程了,圍繞著他和大臣們之間最大的問題就是關於立儲的爭執。
早在皇佑五年1053年仁宗43歲的時候,大臣們都已經對他生兒子不抱希望了,太常博士張述就曾七次上書請皇帝擇宗親才而賢者立嗣,仁宗自只當沒看見。
至和年間,趙禎幾次病重,曾經“昏不知人者三日”,把大臣都嚇壞了,等到仁宗清醒過來後,諫官範鎮哭諫請求仁宗擇立太子,仁宗和他對著哭,君臣相對而泣。仁宗說:朕知道愛卿是忠心,愛卿所言極是,但是,愛卿啊,再等二三年吧。
趙禎不甘心領養別人的兒子做皇帝啊,對於一個男人而言,他還是希望能夠有自己的親生兒子來繼承自己的江山的。
可是大臣們早就對於他的身體心灰意冷了,覺得他已經生不出兒子來了,其間更有司馬光,歐陽修,韓琦,文彥博,包拯,吳奎等等名臣紛紛勸說,仁宗繼續裝聾作啞。
等到嘉佑六年隨著十三皇女的出生,再次打破了趙禎生兒子的希望,他已經52歲了,實在生不動了。次年,只好立宗室子趙宗實為皇子,立皇子的第二年四月,仁宗趙禎就駕崩了。
一生為了子嗣所困擾,到最後還是不得已過繼了別人。
沒想到這過繼的兒子還是個白眼狼。
這趙宗實就是趙曙,也就是宋英宗。
英宗不是仁宗的親生兒子,本與皇位無緣。作為北宋第一位以宗子身份繼承大統的皇帝,應該說,他很幸運。
但不幸的是,他體弱多病,繼位之初即大病一場,而不得不由曹太后垂簾,後雖親政,不久便病故,在位僅五年。
英宗同他名義上的父親仁宗一樣,也是一位很想有所作為的帝王,但他近乎偏執地恪守孝道,使得他即位之初便與曹太后矛盾重重。
親政不久,更是演出了一場震驚朝野的追贈生父名分的鬧劇。等到這場爭議得以平息,他的生命也就走到了終點,
宋英宗三歲就被養在了皇宮裡,之前父皇估計也叫得歡,然而仁宗一死他就翻臉了,堅決不承認仁宗是他的父親,只有親爹趙允讓才是他的親爹,還要追贈他親爹為皇帝。
這就有些過分了,你這皇位都是過繼的人家的,如今做了皇帝繼承了別人的家業,轉過頭來要給自己親爹封為皇帝。
當然這裡面除了孝道之外,肯定還有些別的東西,其他的不說,就說他從小就被養在宮裡,明明就他一個男丁,名義上早就該把他立為太子了,可是趙禎不甘心啊,他想弄出個親生兒子繼承皇位啊。
結果就這麼一拖再拖,等到趙禎實在是生不出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