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1章 您就說要不要吧,浪子不浪,中秋月明,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嘴角依稀的輕笑。
更顯悠遠,繼而雋永。
最後這倆字,才是華夏所有藝術追求的至高境界。
燕青沒這麼深刻的藝術修養,但他知道怎麼唱出來讓人喜歡叫好。
他還覺得是理所當然呢。
所以表情愈發沉靜,讓觀眾都以為是他功底深厚。
這麼一首詞都能讓我們聽出品味來。
殊不知老皮他們在dj臺,連聲稱讚:“牛逼,老金這點補上的和音絕了,給了人生的希望,立意拔高了呀!”
其實這種玩法,通常出現在各種專業練歌房、排練室。
各路高手,玩器樂的,唱人聲的,交織在一起隨心所欲的按照自己對作品理解調整,不一定拘泥於原作,用技巧和情感去重現自己對歌曲的定義。
這已經是藝術追求的範疇了,一般不拿到商業化的演唱會來顯擺。
因為大眾聽不懂這裡面的處心積慮,能夠飆高音、拖長音就覺得很震驚了。
現在的分量剛剛好,燕青主力傳達,各種和音、配器在周圍協調,大骨架還是平易近人,區域性細節如畫龍點睛的拔高演唱的藝術含量。
讓觀眾們也驚訝,有種別樣的神采。
如果說昨天還是對詩詞歌賦改頭換面回到應有的樣子,感到驚豔。
今天就是能理解到裡面深邃的藝術感。
自己都覺得自己高雅起來。
誰知燕青馬上就來個低俗的。
當然不是十八摸,周邦彥的《青玉案》。
燕青自己最擅長這種浪子曲目。
甚至相比柳永的柳詞,周詞當年在各大夜場,最得樂師喜愛。
因為他強調格律嚴謹,字音讀來抑揚變化而和諧婉轉,絕無吐音不順顯得拗口的地方。
這種詞本身即富有音樂美,同樂曲能夠完美配合,自然是讓樂工、歌女都喜愛異常。
不過這貨也是個沸羊羊,居然能躲在李師師的床下聽美羊羊和宋徽宗忙活,轉頭還寫詞記錄感嘆……
所以浪子哥怎麼會去步他後塵。
然後全場看見這剛才還面無表情的詩詞歌手,忽然抱著“阮吉他”轉身對民樂團笑了笑……
超大螢幕上,剛才還頗有些緊張的二三十位民樂團漢服妹子,居然不顧面前還有自發的指揮,成片的東倒西歪嗔笑撒嬌。
觀眾們都譁然了!
威力這麼大嗎。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