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8章 炙手可熱,浪子不浪,中秋月明,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隨機推薦:
可當燕青的“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唱起,
她們卻跳起了爵士舞!
這都是什麼混搭的場面。
其實關於唐詩宋詞是用唱出來的,現代文學家、藝術家大多都知道。
只是苦於古代沒有錄音裝置,隨著朝代更迭、口音轉換自然失傳。
所以一直都有人想把這些歷史瑰寶,重新唱出來。
上一位最接近成功的就是那位寶島歌后。
和後來的港島歌后只是簡單翻唱不同,這位寶島歌后是真的考慮如何將流傳數千年的古典詩詞用現代音樂表現,如何引起聽眾的共鳴,如何儲存逐漸被遺忘的華夏文化。
所以沒有過於商業包裝,寶島歌后自己有生以來第一張親身參與策劃的這張專輯,用前衛而獨特的手法,做了概念性的嘗試。
也就是並不考慮曲調是不是跟古風古音契合,目的只是為了把選出來最經典的十二首詩詞唱出來傳播。
呈現出了她用意深刻的企圖心與旺盛的創作力。
但這張名為《淡淡幽情》的專輯除了因為歌藝精湛,完美人聲,成了發燒友的試音碟。
多年來在普通通俗音樂市場上的反響並不強烈。
十二首曲目中,最出名的也不過就兩三首,《明月幾時有》更是因為港島歌后十多年後的翻唱才徹底出名。
這其實就跟宋思雨、蔡虹林他們當初幫燕青做出來的專輯差不多。
專業性足夠,市場性卻差很多,更沒有歌后的名頭壓陣,當然在市場半點水花都沒。
有了老皮他們操盤則完全不同,不光有半壁江山的提攜,更有這些視覺系的策劃。
燕青不是執意要帶自己的民樂團露臉麼,用漢服妹子民樂團的古典裝束,跟他的日常休閒打扮形成反差。
打造個“古典民樂搖滾樂隊”的味兒。
人家這邊的舞臺策劃則更進一步。
上視覺系的伴舞。
這兩位從平京找來的頂級青年女舞者,滿滿的戲曲裝束。
站在那本來還有點大家閨秀的恬靜姿態。
但跟著燕青他們演奏、唱腔之後,跳動的卻是現代爵士舞風,技藝頗為高超的那種。
兩人如映象般相對,隨著刻意明晰的音樂節奏,送胯、扭腰、身體呈波浪形扭動。
有些戲曲的影子,著名的拂雲、舒瓣、鬥芳、招蝶等手勢一一展現。
更在擰胯、扭動身軀的進退之間釋放激情與婀娜。
不是要玩反差嗎。
時空穿越般的交錯。
不光是簡單的玩兒漢服cosy,而是從舞蹈姿態上形成融合,甚至還包含了外國舞蹈風格的凸顯。
基本上把身份反差、服飾對比、色彩差異等藝術手法拉到了極致。
讓不同文化下的人文氣息,都能無縫對接。
好像千百年的時光都凝固在了這一招一式中,彷彿千百年都沒有泯滅消失在長河中。
看得懂的如宋思雨這種文化人就驚豔不已,而邱文芳這號兒的也會感到真好看。
也就何順芝會皺眉,這都是什麼玩意兒,把我家唱的歌都糟蹋了!
她實在是沒有文藝細胞。
可等燕青唱到“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終於讓全場觀眾,哪怕不熟悉這首宋詞的,也恍然大悟,哦哦哦,原來是這句名言的萬惡之源呀。
沒有《滿江紅》那麼慷慨激昂,也沒《水調歌頭》那般悠遠曠達,主打個情歌風格。
卻也悽婉幽怨。
讓人觀眾們甭管能不能熟讀唐詩宋詞,這下起碼也能隨著旋律耳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