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雨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11章 落幕,重生娘子在種田,鬱雨竹,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之所以掀起軒然大波就是因為四個被剔除的伴讀身份都不簡單,而留下的人也很微妙。
當初大皇子選伴讀,八個名額,世家就佔了三個,兩個是大將之孫,還有一個是少傅方致遠的嫡長孫,剩下的兩個一個是榮軒的幼子,一個是新戶部尚書宋巖的幼子,宋巖是寒門出身,術數特別厲害,之前一直在戶部下打雜,齊修遠將張誠調到工部任尚書後就越級提拔他,可以說是一朝得志,平步青雲。
而留下的四人中,一為太子少傅方致遠的嫡長孫方通,榮軒的幼子榮真,宋巖的幼子宋橋,大將華暉華太尉的嫡孫華南,三個世家出身的孩子一個都沒剩下。
有人提出榮軒就是世家出身,眾人不免嗤笑,快別開玩笑了。
榮軒出自榮家旁支,還從小被繼母排擠,被丟到了軍隊,從未受過世家教養,除了那淡薄的血脈,世家在他身上找不到一點表現,他能有今天不是因為他世家的身份,而是因為他與齊修遠共過患難,一起打江山,所以此人可以忽略不計。
所以說,皇帝還是對世家不喜?
所以趁著上林苑事件對世家出身的伴讀一網打盡?
齊修遠沒讓臣子多猜,他花錢僱他們來是幹活的,不是猜他的心思的,有那功夫還不如想想怎麼勸課農桑,怎麼更好的進行水利工程建設,增加國家收入呢。
所以他直接讓人放出那天在上林苑各人的表現,他讓人將他和皇后說的一番話傳出,“雖說各位小郎君年紀都還小,不能僅憑此事就定他們人品優劣,但涉及太子,涉及大齊國本,就不能不謹慎。
“盧彥在八人中歲數最長,才識最優,也最傲,他出身世家,就是驕傲些朕也能忍受,大皇子跟著他,若能學到那份才識驕矜也未嘗不可,但他明知榮郡王小世子的身份,當著大皇子的面就敢自持才華作詩諷刺,此人不是自大到認為眾人都聽不懂,就是品性不良,不管是哪一種,我都不允許大皇子在年紀未長,心性未定的時候與他相交。
“而王氏和鄭氏的兩個孩子,”皇帝微微搖頭,“王氏向來與盧氏交好,王永更是與盧彥從小長大,他若能從中勸導一二,在大皇子已然警告盧彥的情況下,後面打架的事也就不會發生了。”
“而鄭銓,”皇帝輕笑道:“華南那小子才四歲,方致遠教了他十八遍《三字經》他也沒能讀明白,怎麼可能聽懂盧彥即興做的詩,朕不管盧氏和鄭氏有什麼矛盾,敢利用我齊家的孩子,此次戰且看在鄭銓年紀小的份上繞過,下次朕就不會容情了,至於華南,雖然遲鈍了些,但稚子心性,純善德厚,就讓他留下吧。”
方通在八人中一直持重,也是六歲,只比盧彥小兩個月,他在家中一直是最小的,好容易跟一群比他都小的孩子讀書,就特願意做出大人的模樣來照顧他們。
在盧彥一念詩諷刺小熊時,他就喝止過他,真正讓齊修遠感到好笑的是,這小子在小熊動手打盧彥時,他沒讓小熊住手,反而是衝上去幫小熊壓住盧彥,嘴裡還一邊道:“叫你欺負小的,被揍了吧,以後不準欺負小的了……”
這也是齊修遠點四個伴讀時第一就點他的原因。
當然,這種小事齊修遠自己知道就好,他沒讓人傳出去壞小孩子的名聲,只是傳了他第一時間制止盧彥的話。
榮真因為榮軒和齊修遠的關係經常被帶到宮裡來玩,是小寶少有的玩伴之一,所以在小寶衝上去攔人的時候也跟著衝上去了,他雖然小,但也分得清自己人和旁人,一邊拉住盧彥那夥人,一邊還幫著小熊掐人,於是混戰之下,他也倒下了。
宋橋則要有趣得多,這小子在進宮的時候被他父親耳提面命的灌輸了忠君思想,所以一動手他就擋在小寶面前,見小寶護著小熊,就改為替小熊擋拳頭,所以他是八個人中一隻手沒動,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