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澤院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節,論寵姬與賢后的距離,司澤院藍,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昭律先想到這兩點,然後才想到,這話從虞嬋嘴裡說出來,似乎就有些兔死狐悲物傷其類的感覺了?雖然虞嬋和麗妃根本是兩個型別的女人,他和虞墴也是完全不同的,形勢如此,又怎麼能一樣?
“愛姬,別想多了。”昭律心中一動,就忍不住安慰了一句。話一出口他就想扇自己一下,他平時怎麼就沒發現,他這麼容易心軟?但是開弓沒有回頭箭,他只能硬著頭皮繼續道:“你不是麗妃,寡人也不是你天子堂哥。”
虞嬋這次看他的表情簡直就是驚詫了。她當然知道不是,但是昭律竟然看出來了她深藏的憂慮?虞墴當然不是個好國君,但他很可能真的是個好丈夫,當然,僅對麗妃而言。也許她進了宮便能知道,這亂世中,是不是真有“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的童話故事了。
昭律見她神色更是憂愁,正待再勸,突然就聽得外面馬蹄之聲,有一騎飛馬來報:“王上,洛都將至,御史大夫鄒南子正奉命在皋門相迎。”
這訊息把剛才那點剛剛攢起來氣氛都衝光了。昭律和虞嬋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裡的驚異。御史大夫鄒南子是洛都內清流官員領袖,官職是十分大了,但出了名的食古不化愚忠於君,對著昭律這種明目張膽稱王的哪裡可能會有好臉色?
這一開始,就要領一個下馬威麼?
作者有話要說:蒲朝官職:
御史大夫----最高的監察官。
三更~
感謝懶懶紅兮親的火箭炮~我是不是可以對你表白了~”o((>w< ))o”~
第四十一章三千弱水
實話說,鄒南子的確對越國沒什麼好感。在他眼裡,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諸侯們便是分封出去了,也該對天子報以最大敬意。封了公更當感激涕零,又如何能有犯上之舉、自稱為王?簡直就是大不敬,犯上作亂!確切地說,他眼裡只認皇室血脈;再確切一點說,無論虞墴做了什麼,他都是虞氏正統,都是這天下名正言順的主人。
若是昭律自己來,他說不定還沒心思拖著一把老骨頭在城邊相迎——他需要給這樣的人面子麼?等到眾位諸侯都到齊了,他再慷慨陳詞一番,叫昭律當眾悔過,豈不是更好?
鄒南子一年多前的確是這麼想的。只是時過境遷,越國裡又多了一個他不得不注意的變數,虞嬋。她血統純正,身份尊貴,性格賢良,不說名聲開始顯於天下,就連清流派都挑不出錯來,可以真心地讚一句,不愧是宗室裡的人。便是知書達理,學以致用,他們也都覺得是件好事。
只不過,這點若是被昭律用在請樂常出山、以督軍工上頭,感覺就不大妙了。連年征戰,越國封地本已佔了蒲朝近一半的江山。若是再軍強馬壯,又有不臣之心,那就是蒲朝最大的威脅。雖然稱王並不是昭律提出來的,但昭氏這一脈相承,他總不能見著自家人胳膊肘兒往外拐,幫著昭氏來滅了虞氏自己吧?
所以,這才是鄒南子要來迎越國這一行的主要目的。而與其說他是來迎昭律,不如說他是來迎虞嬋。聽說虞嬋甚是受寵,若是能從她這裡下手,說服昭律的事情也不用擺到明面上了,說不定還能事半功倍。
而虞嬋這邊,早就看到了高聳森嚴的城牆。洛都為天子之都,自然要比諸侯的國都大得多,正是所謂的非壯麗無以重威。按照慣例,諸侯進城之時,定要棄車馬而步行,以表敬意。尤其鄒南子身為御史大夫,在洛都裡和丞相平起平坐,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身份。想在後頭那大半個月裡在洛都裡過得不那麼糟心,現下就最好讓鄒南子滿意而歸。
臨近皋門之時,昭律先下了馬車,然後幫忙把虞嬋扶下來。他們本就長得登對,如今一個淺笑倩兮,一個曲意柔情,這種動作看起來就是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