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澤院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節,論寵姬與賢后的距離,司澤院藍,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時機。大軍主帥吳靖,他這位置已經升到不能再升了;副帥吳永嘉,因累累功績擢升右司馬。按照左司馬樂常那一心撲在各種器械的情況上來看,這司馬之位,明擺著是吳永嘉的囊中之物。他已經在伐陳和潞由之戰裡立下了頭等功勞,若是在接下來的諸呂之戰裡再拔得頭籌,那他就穩穩地成為了越國第一大將,地位無人可以取代。
這當然是王黨謀劃好的未來。吳永嘉接了吳靖的班,他和昭律又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兄弟情深,那越國這軍隊大權就能依舊穩穩地捏在昭律手裡。他們這派興盛起來,自然有更多的人能做到更高的位置;朝廷中能說得上話的職位就那麼些,秦黨那派顯然就會被打壓排擠,直至最後成功。
這就不是明目張膽的清君側,而是一步步、深思熟慮的逐步替換。初始之時,大家都覺察不到;而等到後面的時候,就比如說現在,他們才意識到,現在大勢已成,想掰回去都沒希望了。
軍功說簡單就簡單,說難就難,反正不是誰想下手就能很容易分一塊大蛋糕的那種。吳靖在軍中浸淫多年,聲望極高,先天條件就是秦氏拍馬也及不上的;而吳永嘉雖然一向花名在外,但好歹掌握尺寸,在戰場殺將起來也是有勇有謀的,頗有吳靖當年之風。
所以今年國宴上的官員又換了一批新面孔。昭律身邊的人倒是沒變,依舊是虞嬋和秦文蕙。只是一個挺著八個月的肚子,昭律就連她拿個水果都怕磕著了,那另一個臉上的笑容就怎麼看怎麼像強顏歡笑了。
大臣們將殿上的情形盡收眼底,每個人都對自己該說什麼、傾向那邊做出了顯而易見的選擇——趕緊抱樊姬大腿啊!想想,王上本就喜歡樊姬,樊姬這一胎若是個公子,那他們未來的越王就有了;若是個王姬,恐怕也不會影響多少——這才第一個嘛,來日方長,是不是?
昭出和吳靖坐隔壁,心照不宣地微笑。雖然說這帝王子嗣豐足才是好事,但畢竟王位繼承人就那麼一個。以虞嬋自身的身份、學識、脾性,教養出個公子定然是再好也不過的了。也就是說,其他嬪妃生出來孩子也只能是陪襯。若是這樣,那他們王上就算是真的獨寵一人而已,那也不會有什麼壞事。且現今之際,王上有個子嗣堵住某些人的嘴就行,畢竟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這攻城之事,講究的是時機和氣勢。攻一座城,說的是一鼓作氣勢如虎,再而衰,三而竭,可見這中間差別多大。而攻這天下,也差不多;只要他們有這能力,形勢差不多,就應該乘勝追擊。先是潞由,再是諸呂,他們越國的疆域就該擴充套件到洛水以南的所有地域了。到那時候,再看勁敵魏國的情況,瞧瞧下一步要怎樣做。
無論如何,虞嬋在這時候懷孕,雖然多了一點兒事情,但也是好事。證明昭律真的收了心,會專注在他該做的事情上面;也證明了他們夫妻和睦,這樣做起事情來才不會有後顧之憂——永遠不要故意給自己樹立敵人,這才是明智的做法,尤其是像虞嬋這樣的聰明人。
相比之下,秦興思雖然不虞,但他臉上的表情依舊毫無破綻。雖然底下的權力被潛移默化地架空了不少,但他還是名義上的令尹,還能做到不少事情。比如說秦家世代積累下的家財和人脈,比如說其他國家想要影響到越國點什麼,還是要找他。
想到這點,秦興思拿著酒樽的手頓了頓。他藉著和人說話的時機往上首看了看,見到昭律和虞嬋之間情意綿綿,還有秦文蕙貌似高興、實則冷淡的笑臉,眼裡飛快地閃過一絲戾氣。
哼,以為他會坐以待斃麼?當然不可能!就算機會只有毫釐,他也絕不可能坐視被對方翻盤的。他們最近什麼也沒做,就是為了麻痺對方,營造出一種他們大勢已去、再怎樣也無法翻身的氛圍。
但事實上,不到最後一刻,他是肯定不會認輸的。就算他們投降,昭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