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澤院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節,論寵姬與賢后的距離,司澤院藍,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蘇據和伍叢又交換了個眼色。樊夫人倒是和傳聞中的一樣賢德,自然不會讓吳靖跪的。而昭出的熟絡有情可原,但是吳靖可是朝裡有名的一塊硬骨頭,便是秦興思在面前,他也能面不改色地指著對方鼻子罵,可見這火爆脾氣。所以想巴結司馬的人全都鎩羽而歸,而且還要在眾人前落面子。他對吳永嘉的態度眾人也看在眼裡,那可不叫嚴格,都快夠得上吹毛求疵了。
所以,全部人都以為,老爺子對第一次見面的人肯定都不假辭色,至少沒人見過他和顏悅色。罵人常見,慚愧那是……不可能的。可現在是怎麼一回事?這都不是和顏悅色能形容的程度,簡直就是一看就喜歡了罷?
兩人心裡的狐疑越來越大。是他們眼拙沒看出來,還是樊姬深藏不露,吳靖確實知道了比他們更多的內情?
作者有話要說:出頭鳥啥的~~
21第二十章 雙管齊下
事實上,吳靖知道的當然要比蘇據和伍叢多。他和昭出可算是平王的左膀右臂,一文一武。
本來文這件事該是令尹的工作,但是秦興思不和昭律對著幹就不錯,就不用談幫忙了,所以只能讓昭出這個清閒的莫敖來做。武自然就是他了,當年武王征戰天下,吳靖沒有哪一次沒去的。邊疆及國內大部分的兵權都還握在他手裡,只因他身體康健,脾氣火爆,秦興思幾次想分權都沒成功。秦氏門客是不少,但多的是舞文弄墨之輩,和舞刀弄槍的武將一比,氣勢瞬時就弱了。
這樣的兩個人,之間的關係肯定要比尋常大臣之間更緊密。吳靖精於兵法實戰,這在某些地方和朝鬥也有共同之處,每到拿主意的時候,昭律便命昭出將事情告知於他。這一來二去的,吳靖當然也知道虞嬋的存在,知道她隱晦而巧妙的提醒,早就有心一見。
想想,一個足不出戶的女子都能靠著博聞強識幫上那麼多的忙,他家裡那個孫子怎麼就只知道流連花叢?論年紀還大些呢!這真的見上了,他又覺得虞嬋溫婉端莊,進退有度,好得就和那天仙掉下來一樣。他一面想,武王當年真是神機妙算,這步走得太對,平王后宮有此女,必然毫無後顧之憂;一面又想,他也應該給自家孫子娶一個這樣的女子,就能好好收心了。反正他就是越看虞嬋越喜歡,那表情自然和顏悅色。
昭出見兩邊人都見過了,時間又有限,不著痕跡地把話題轉到了正事上面。諫平王是勢在必得的事情,他們人選定好了,時間就是在昭律的冠禮之後不多久,要商量的就是方法。昭出和伍叢偏向於策動群臣上摺子,做一個鋪天蓋地的輿論攻勢;而吳靖和蘇據覺得這太溫和了,偏向以死相諫。
“若是做得過了,王上下不來臺,真砍了誰怎麼辦?”
“你卻是忘了,王上下過旨意,凡是敢諫的人都是死罪。既然如此,兩種方法又有甚麼區別?”
“摺子還是不會砍的。”
“這種事情,也就我們知道。朝中多得是保全自己的人,又要花多少工夫去勸服他們籤個字?”
“但若是死諫,那蘇司徒和伍鹹尹可就在風口浪尖上了。若是有甚麼三長兩短,往後我們要再拉人的話,可就要難得多。”
四個人達不成統一意見,最後都把目光投在了一句話沒說的虞嬋身上。虞嬋仔細聽了他們的意思,此時只慢悠悠地放下手裡的茶杯,道:“我以為,吳司馬所言極是。”
她這就是贊同死諫了。昭出略微皺了皺眉,道:“王上自然不會想砍了蘇司徒和伍鹹尹。只是有時不是王上想,而是不得不……”
“宗伯說的是秦令尹罷。”虞嬋笑了笑。蘇據就算了,但秦興思把握鹹尹這一塊兒,若是讓他知道伍叢暗地裡投了王黨,絕對會將他往死裡整。而且他一向擅長借刀殺人,到時候說不定會上演滿朝都是逼著平王下旨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