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澤院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節,論寵姬與賢后的距離,司澤院藍,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也就滅國了——在這時間裡足夠越國韜光養晦反撲了吧?

然後就是田裡、海邊、河岸、林中等地方中應用的小型裝置。按理說,這應該比較容易模仿,但是架不住這些東西看起來很簡單,但關鍵部位都是用越國產的精鐵做的。要說這鍊鐵,不少諸侯國也會,只是煉出來的效果……要麼就是不耐壓,要麼就是不耐拉,和越國產出的鐵就完全是兩碼事。也不是沒人想到從人入手,可惜越國鑄造監裡,一個鐵匠就會他那一道工序,也弄不清所有工序的順序。想要完全知道的,只有樂常和虞嬋,但這兩個人一個身居高位,一個常住深宮,哪有那麼容易能抓到?

兵器等各種東西都離不開鐵,那再來就是挖鐵礦的效率。現在的條件下,基本開山都是靠火烤石頭,烤到它炸開來。但是越國就不是這麼幹的了,真開起礦來,地動山搖,簡直就像是同時烤熱了一座石頭山一樣。而且因為開礦地外頭都有軍隊把手,閒人進不去,只能從自己遠遠看到的情況來猜測。當然了,火藥可是個利器,怎麼可能隨便就讓人發現呢?

至於還有些改變,雖然看起來不甚了了,但卻是以後能起效的東西。比如說虞嬋提出來要多建書塾,鼓勵孩子從小認書識字,也在緩步進行中。這種事情需要的是潛移默化,過個幾年,等到大家都意識到識字的好處,越國也差不多對付掉了魏國,有工夫整頓國內,就可以嘗試在官員舉薦制度的基礎上加上考試了。如果只有貴族子弟認字,文字考試就侷限於這種狹小的範圍,那和舉薦又有什麼區別?

受這件事情的啟發,眾位官員集思廣益,從畜牧工商等等方面提出了各自的想法和建議。其中當然有好有壞,需要辨別,天天早朝上都熱鬧得很。王上是個明君,提出好主意重重有賞,再加上前頭已經有很多人驗證了這一點,眾人都在絞盡心機地想,是不是還有什麼沒注意。忙歸忙,累歸累,但是這種事情做起來可真的有意義得多,只要他們還想在這朝裡做下去、直至做到更高的位置上去的話。

這種風氣,明顯就和上次的感覺差很多,也和洛都裡差很多了。這點誰都看得出來,以虞墴派來的人最為心驚。

這次帶頭的是個清流黨,叫太曲。他是鄒南子的弟子,在洛都中官職也不小,向來以老師的話馬首是瞻。如今他在呈都裡呆了幾天,見了不少官員,愈來愈懷疑自己做的到底是不是對的。如果不是越國故意裝給他們看的話,那就是呈都的確是他們設想中的清平之地。本來鄒南子依舊不死心,叫他私下裡再和虞嬋接洽一二,但是他覺得他實在沒臉這麼做。

這原因就是,太曲喜歡喝酒。而當他在呈都街頭酒樓閒逛的時候,聽到最多的話都是民眾的自豪感,他們為自己是越國子民而感到是上天保佑。這種情況他可從來沒在洛都碰到過……他哪兒來的厚臉皮去和虞嬋說,蒲朝天命七百年,無論怎樣都不行?那天命怎麼不讓這些人感謝他們是蒲朝子民呢?那天命怎麼不讓洛都裡的人過上自給自足的好日子呢?

和虛無縹緲的天命相比,肯定還是事實來的更重要。民眾又不是瞎的,誰能讓他們過得好,他們就願意聽誰的話,尤其在有對比的時候。

太曲毫不猶豫地相信,如果洛都的人知道呈都的人過的是這樣的生活,肯定原因遠遠地跋涉千里來這兒——街上沒有紈絝子弟騎著高頭大馬橫衝直撞,開店鋪的沒有高得不得了的稅以及送不完的人情,有志於仕途的學子也不用將心思放在如何鑽營與世襲官宦世家的關係……

這些難道還不夠嗎?不夠震懾他一直以來的觀念?所謂君權神授,其實根本靠不住吧?他真的要在那種束手束腳、只能動嘴皮子的地方住上一輩子嗎?為了看起來已經被顛覆的所謂天命?

所以等到滿月宴正式開始的時候,在一大群權貴官員之間,太曲只端正地坐著,安靜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之居家賢妻

羲玥公子

退團後我成了極限運動員

三色橘貓

鬼滅之最強呼吸大師

塵雲風月

降雪無雙

勉強活著

痴纏白月光:寶寶,勇敢一點

庭錦一

[火影]烏鴉效應

隱世長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