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秦國之死,國與民的矛盾
公子玄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5章 秦國之死,國與民的矛盾,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經濟建設,公子玄鳥,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決此事。若能提出兩全其美的法子,也是樁功勞。”
“此事……無解。”黑夫抬手行了一禮,繼續道:“陛下有志,征伐頻頻。秦人有欲,捉襟見肘。陛下無錯,黔首亦無。此事無解,難以調和。”
那還說什麼?
繼續按國策推行!
秦卒賣命,數百年來皆是如此。況且他們連命都賣給了秦國,自然得聽秦國的安排。
“黑子定有辦法。”
“嘿嘿,的確是有些想法。”黑夫面露微笑,淡然道:“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秦自商君變法起,便無比重利。故勇於公戰,怯於私鬥。聞戰則喜,聞令則動。秦能迅強,皆賴於此。故下吏以為,可區別賞賜令士伍自行選擇。”
“區別賞賜?還請細說。”
秦始皇來了些興趣。
他就知道黑夫這腦袋瓜子好使。
但凡提出問題,必有解決之法。
黑夫自信一笑,“下吏所說,皆為虛言。究竟如何,還需朝公商議再行定奪,望君侯勿要見怪。”
“可。”
“凡立功士伍,皆可自行決定去留。若留于越地,則以爵厚賞。秦律有言凡斬一甲士,便可得爵為公士。若是歸鄉,則照常賜爵。若留于越地,則再進一級為上造。按規定上造可得田二頃,留于越地者則可得田三頃。若妻兒親眷願至越地,秦國還可承擔路上所耗錢糧。若有親屬為城旦舂,則可破格赦免。當然,陛下最好是再免去十二年賦稅。”
“嘶……”
饒是王賁都有些坐不住了。
秦人上戰場殺敵,為的就是爵位。在秦國混,有了爵位就是高人一等。不僅僅是身份地位,還有諸多賞賜。最直觀的便是田地,只要是個公士就能有百畝良田。
黑夫所言,無非便是一個利字。透過利益繫結,讓秦人自願留在越地。原本只能是公士,現在能再進一爵為上造。本來得田二頃,現在直接三頃。秦國還能出錢出力,幫他們將妻兒親眷遷至越地,還能令犯罪的妻兒血親被赦免。
秦國的確是有贖刑的說法,但這是要用自身爵位去抵罪的。這回秦國是破格直接赦免,只要對方肯留戍于越地。
還有就是免去十二年的賦稅,這個操作也屬正常。像去年皇帝東巡至琅琊後,便徙黔首三萬戶琅邪臺下,並且免去十二年的賦役。黑夫這裡則是改了個字,意思就是徭役還得幹。畢竟開發越地需要人手,要全免了誰幹活?
類似的操作,後世劉邦就這麼幹過。諸侯子弟留在關中的,免去徭役十二年。若是要回家的,則免去六年同時給一年的糧食。只不過他稍作修改,加上秦國的爵位田地賞賜而已。
“此策甚好。”陳平是忍不住起身,抬手道:“若要發展越地,必要人力。然士卒留戍,又易不忿。君上提出此策,則可令士卒自行選擇。面對厚賞,必有諸多士伍願意自發留在越地!”
“說的是。”
扶蘇這時也是起身。
他看向陳平,也是難得統一戰線。
“先前黑子曾說過生產軍團,若士伍知曉乃是為自己開墾荒地,必會幹的更起勁。百越幅員遼闊,並不缺地。哪怕厚賞,於秦也無弊端。士伍歸鄉照常賞賜,士伍留戍則可厚賞,還能為吏。再加上赦免血親,還可復十二歲,定有諸多士伍自發留戍!”
黑夫只是笑了笑,他其實也不確定這法子是否管用。哪怕是在後世,也有很多人不願離開自己的家鄉。畢竟背井離鄉前往陌生的地方,需要承擔的風險太多。但只要秦國肯讓利於民,他相信總比什麼都不去做,按歷史發展來的強些。
秦始皇則是蹙眉思索。
黑夫能想出此法,也屬正常。
畢竟士伍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