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鼎為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章 大佐命喪莊外,亮劍開始的抗戰,鑄鼎為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承柱,400米的距離用迫擊炮幹他一炮。”“太近了我把炮架卸了試試。”“那好你準備好了就開炮。”
張戎一手撐地一手舉槍,從瞄準鏡裡能看到笠原那張韓式硬漢型男臉。張戎把槍架在土坎上,把自己的姿勢擺正使得更舒服些。抬起手拉動槍栓,胸口的傷流出一點血浸在紗布上。咔咔咔,槍栓緩慢清晰的拉動,受傷使分解步驟被拖長了。
張戎拿出一顆子彈,黃銅在太陽底下反這光,尖尖的彈頭能把面板割一個口子。子彈壓入彈匣終於上瞠了。張戎眯起雙眼,又把右眼閉上隔了一副老神在在的樣子。
張戎把三八大蓋的表尺扳直起來,直接確定使用四百米固定V槽。三八大蓋的瞄準表尺有三個瞄準凹槽。三百米以內是用閉合狀態的固定槽,豎立起表尺後有個四百米固定槽,四百米以上使用表尺遊標凹槽。
王承柱調整射擊仰角後,舉起右臂,對著目標指揮所用跳眼法做著發射前測距確認。四百米距離不用太過確定,微調發射角後捧著炮彈放入炮筒口。鬆手,然後俯身低頭。炮彈順著炮筒滑到底部撞到底火,在發射藥的推動下飛了出去。
王承柱調整射擊仰角後,舉起右臂,對著目標指揮所用跳眼法做著發射前測距確認。四百米距離不用太過確定,微調發射角後捧著炮彈放入炮筒口。鬆手,然後俯身低頭。炮彈順著炮筒滑到底部撞到底火,在發射藥的推動下飛了出去。
嗵的一聲響起,緊跟著一聲脆響。7.92mm口徑的銅質彈頭,高速旋轉著瞬間就射穿了那個鬼子大佐的頭顱。一篷醒目的紅色液體從聯隊長的腦後猛的綻放開來,旋即笠原小泉的身體便從馬背上倒栽下去,重重的摔跌在地。
迫擊炮炮彈在人群中炸響,二挺輕機槍一挺從左往右一挺從右往左。二串亮黃色的光灑成一個扇面,細密均勻,貼著地面,徐徐展開。一個班的戰士一邊衝鋒一邊開槍,到了鬼子聯隊長漫步的位置後用刺刀給小鬼子一個個補好刀。步槍,指揮刀,馬具有用的東西都拿了過來。張戎、王承柱和二個機槍手打死日軍不過三十個。其他的小鬼子比在睡覺的都不如,懵了的,暈了的,受傷的都被區區一個班消滅了。
大批鬼子兵源源不斷朝著辛莊這邊湧動過來,外界的空間開始一點一點被壓縮。人喊馬叫的聲音由遠及近傳來,知道的是小鬼子來送死不知道的還以為小鬼子喬遷新居了呢。摩托車、卡車、坦克都沒有,因為這是掃蕩嗎。到了37年底已經經過半年的苦戰雖然小鬼子佔領了東部的繁華區域。但是徐州,武漢,廣州還在我軍手裡仗還有的打。野戰部隊轉為治安部隊後本就土的用騾馬運輸後勤的部隊就更土了。常凱申抗戰前期表現還是不錯的,從37到40年至少積極抗戰了二年半之久。
二個步兵大隊的鬼子,四門九二步兵炮,四輛裝甲車。除了再後面就都是步兵了。他們這一路的指揮官剛被打死了,現在指揮作戰的是上一路指揮官獨立第四旅團少將平陸勇夫。少將先生指揮這麼一支寒酸的軍隊都懷疑他能不能招來陸軍航空兵配合。
小鬼子的裝甲車為87式裝甲車,正面裝甲防護為11毫米,炮塔裝甲厚度為8毫米,並在炮塔內部分別安裝兩挺7.7毫米水冷重機槍。炮塔不能轉動,前後90度的位置流出了兩個機槍孔,可以把內部的機槍移動到相應的射擊口中。炮塔頂部帶有一個艙門,形狀看起來像圓球,開啟後就像西瓜切開兩半一樣,內部的人員可從當中探出身子,炮塔兩側還留有兩個觀察孔,可以得知四周的敵情。
該車安裝了一個4缸4531型汽油發動機,最大輸出為65匹馬力,越野速度為每小時8公里,最大公路行駛速度為每小時64公里,戰鬥重量為3.4噸,車內為4人制,但該車的輪胎是實心設計,併為後部驅動,越野效能很差,每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