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鼎為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章 撤退命令,亮劍開始的抗戰,鑄鼎為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厘五的徵召令,一張紅紙,一錢五厘的明信片,明天就要成為軍人了。自已軍事課優異,身為宏信家族人員生活環境好,身強體壯。不!是因為中國事變已來兵員不足罷了。
年滿20~40歲的男性公民都有兵役的義務。法律條文寫的是17~40歲,但強制徵集是從20歲開始,17歲是“能志願申請”的最低年齡。日本的兵役分為四種,第一種為常備兵役,有現役和預備役(現役結束後轉為預備役);第二種為後備兵役(常備兵役結束後);第三種為補充兵役,又分為第一補充兵役(現役兵不足時的補充人員)和第二補充兵役(未能成為第一補充兵役人員,亦為戰時補充兵力);第四種為國民兵役,又分為第一國民兵役(結束後備兵役後以及結束補充兵役後)和第二國民兵役。
適齡者按身體素質優劣分為甲種、乙種、丙種、丁種及戊種五類。無肺結核等感染性強的疾病。甲種身高為不低於1.52米,其他種類依次遞減。
甲種合格人員必須是能夠讀寫自己的名字、符合標準身高以及身體強健,實際上,檢查並不如想象中的如此嚴格,並非所有甲種人員都符合上述條件。正如何海軍重視士兵視力,陸軍重視身體素質那樣,即使戴眼鏡,只要體格好,一樣視為甲種合格。
乙種又分為第一乙、第二乙及第三乙三個等級,當年甲種合格者不足的情況下,則現役徵兵(直接入營人員)將標準劃至第二乙。如果甲種、乙種人數超過額定,起初以抽籤的方式來決定入營者,之後則按照身高高低來決定。太平洋戰爭後期時,由於戰場人數需求大,符合第三乙人員也直接成為現役,以當時的情況來說,只要不是缺胳膊少腿或身體過於虛弱,都作為現役徵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