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鼎為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6章 二防殺戮網,亮劍開始的抗戰,鑄鼎為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面對偽軍,一部分戰士換上了步槍,用機槍打小鬼子,打偽軍全用機槍簡直是浪費。抬手打一槍,打在偽軍的大沿帽和豬臉面具上,偽軍沒有鋼盔。

對著偽軍瞄準射擊,而偽軍又不冒頭了,鬼子看毒氣彈沒什麼用,炮擊開始了。先是迫擊炮彈和擲彈筒,然後是山野步炮。炮彈落下來,一防的表面陣地沒了,毒氣也被清空了一些。

鬼子的炮彈不停地咆哮著,落地後白光一閃,這是75毫米野炮。75毫米火炮威力大,一線的陣地修築沒有二線堅固,75火炮有一定危脅。鬼子上來了,煙霧中依稀看到有一條“大青蟲”一定是帶著防毒面具的鬼子。張戎換了步槍,三百米以內,抬手就是一槍,便聽到了一聲慘叫,中了。

鬼子源源不斷的上來了,敵我雙方僵持在一條防線上。這時偽軍有受不了的直接投降了,鬼子衝上了第一道防線,卻被從地道湧出來的槍口全部殲滅了。波田重一除了炮擊又從第二聯隊調來二箇中隊鬼子和一批偽軍。

鬼子擺開了決戰架式,張戎選擇躲藏,避敵銳氣,然後全殲,日偽軍在陣地前死了一片。波田重一於是又派出了一聯隊。佐藤要大佐對內部錯綜複雜的地形地勢不甚瞭解,他戰得了當面之敵,勝不了暗堡之敵,而我方地下四通八達,火力重疊交錯,日偽軍損失慘重。波田又派第二聯隊,在衝鋒中炮擊,在付出了巨大的傷亡後,一防失守了。部隊隨著壕溝撤到二防後去了反斜面。二團損失了五成左右兵員,李、孔二團從小路出發去鬼子後方。佐藤要大佐被勒令刨腹。

鬼子前線換成了第2聯隊聯隊長高橋良大佐。二防上面是一道山谷,兩側依舊是陡峭的山壁,中間是一條不知何年斷流的山澗,那山澗彎彎曲曲的,一直通向山腰。山澗裡亂石林立,十分難走。二防上是石頭堡,重機槍陣地。半山腰有無數的孔洞可以射出子彈。山澗裡亂石四周埋設著大量地雷和手榴彈。日偽軍在前面衝鋒的是輕裝計程車兵,扛迫擊炮的、抬重機槍的鬼子跟在後面。

波田重一不是沒想過出動飛機,一是現在己經半下午了,飛機要明天才能起飛。二是張戎己經有了對應措施,航空炸彈拿山體也沒有辦法。如果全用偽軍、投降的會越來越多。

二防上不光有輕重機槍、還有迫擊炮、擲彈筒三十多。重迫擊炮,行軍時候拆解下來之後幾個戰士共同抬一個部件的。每個部件的重量對於單兵也是個大傢伙,九七式150mm迫擊炮,可是有六百多斤。把炮彈、榴彈準備好,“放。”幾十發打下去,響起一片爆炸聲殺傷力實在是不小,敵人的重武器被打掉了不少。

不光有曲射火力還有火力封鎖,居高臨下,所佔據的地勢也好,一輪掃射後,下面已是一片死屍了。張戎對於神槍手、特等射手的陪養一直沒停過。拉動槍栓一槍下去就把下面一個鬼子爆了頭。

日本人對我軍的步槍射擊並不覺得害怕,實在是因為很多戰士的槍法準頭太差。一是訓練彈藥不足,二是步槍老舊。

日軍三八步槍可以當作狙擊槍使用。從一戰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不用光學瞄準鏡也有不少神槍手狙擊手。在三百米外狙殺鬼子,甚至把日機幹了下來。抗美援朝戰場,狙擊手老前輩張桃芳用一支沒有瞄準鏡的莫辛納甘1944步槍,2次成功狙殺一次600米,一次800米。

通常情況下,人工目測測距在800米距離上,誤差個一二百米是很平常的。這裡還沒考慮橫風影響,在600米距離內上的橫和風,和風風速每秒4米左右,會使子彈偏移1.8米。這裡還沒考慮其他風向,例如縱風,迎風,斜風,也沒考慮由於氣流紊亂造成的亂風,以及氣溫氣壓的影響,還沒考慮高度角,還沒考慮子彈的天然散佈,還沒考慮槍械本身的誤差。

莫辛納甘比三八步槍好一些,但也大差不差,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