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鼎為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2章 坦克破城,亮劍開始的抗戰,鑄鼎為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了第6師團的動向,一些彈藥。打完仗他們要補充的,雖然是雜牌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8團向西北行軍,一二營裝備三八式步槍備彈40發,三四五營裝備漢陽造步槍備彈50發。平均一人六七顆手榴彈,輕機槍每連二到三挺。大部分是交易,小部分是送的。

下午兩點,日軍日軍第六師團第11旅團步兵第47聯隊長,開始渡江。其實47聯隊一早就到了,在先頭部隊組織下開始準備泅渡工具,張戎帶著8團也隨後趕到對岸。

大約兩個中隊的鬼子乘坐十幾艘機械船,汽艇渡江,朝已經建好的江南岸小碼頭而來,47聯隊的主力也登上大客船,遊船,漁船自江北來。張戎很想打幾炮,打沉敵船。不過張戎沒有這麼做。迫擊炮用來打步兵或戰壕殺傷力還是很不錯的,但是如果用來打擊江面上的快速移動目標,炮彈還是省一點用。如果戰防炮,平射炮多,就把小鬼子連人帶小船擊沉在水裡。

前鋒的二箇中隊要到了。鬼子的戰術很好理解,就是先以工兵和偵察小隊建立碼頭,再以兩個中隊登上碼頭,維護維定。大部隊上岸後掃清周邊障礙,展開攻擊隊形向前進攻。

張戎沒有在岸邊部署,就是為了鬼子上來後更大的殺傷。鬼子的第二梯隊過了中線後,重機槍開火了,六挺馬克沁重機槍分為左右二個陣地,從後面開始射擊,每分鐘六七百發的射速,只取決與槍管的溫度。打一下停上半秒一秒,每一次都是飛出幾十顆子彈。先是飛向岸邊的鬼子,然後潑灑到水面上,打得水面濺起水花來。迫擊炮打向,岸邊的船和鬼子,炮彈落入水中擊起高大的水柱。水面船上的十幾頭小鬼子被機槍彈打成了篩子。

鬼子兵在船艙裡趴了下來,架起擲彈筒和歪把子輕機槍進行反擊,“噸噸噸噸噸噸噸”,一排子彈已經打來了,張戎設立的重機槍陣地太遠了鬼子打不上。鬼子掉在水裡,抓著船前進。又是一陣射擊,在水裡被擊中冒出血泡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錯嫁王妃

糖炒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