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鼎為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3章 局勢轉變,亮劍開始的抗戰,鑄鼎為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拼命能全殲但很難擊潰。

張戎想到二個辦法,一是增加部隊人員,尤其是野戰兵員。以團對標大隊,以一個四五千人殲滅日軍一個半大隊,196旅在戰局上將處於一非常有利的局面。二還是增加野戰兵員數量,精兵減政減少後勤人員轉為地方部隊與民兵。拿步槍的人多了戰鬥力也就高了。日軍一個大隊滿編狀態下可達1100人,有輕機槍、擲彈筒各36之數,重機槍12挺,92式70毫米步兵炮2門,迫擊炮9門。而步槍只有670支之數。

26日,日軍猛攻汨羅江南岸,激戰竟日,但未能突破52軍守軍主陣地。此時,仍被第20軍頑強於幕阜山區,日軍圍殲第15集團軍於汨羅江畔的企圖破產。日軍第11集團軍乃決定:“以主力向東迂迴,在平江周圍消滅預想從通城以南地區向南退卻之敵兵團。”

贛北方面,第60、第74軍圍殲日軍第106師團左縱隊,攻擊甘坊、冶城一帶日軍。在26日,其106師目右縱隊經九仙湯、沙窩裡突進修水東南約30公里處的黃沙橋,為第72軍新編第15師堵截。為防止第106師團左縱隊繼續西犯命令第32軍由高安向萬載集結,準備開赴銅鼓佈防。

1939年9月27日,第9戰區按照在長沙地區與日軍決戰的計劃調整部署。日命令第13師、奈良支隊、上村支隊向平江及其西南地區突進。第74軍第57師克復上富,遮斷日軍退路,並逐漸將日軍包圍於甘坊附近。日軍第33師團,27日屢攻福石嶺不下,遂以主力繞福石嶺以西向南突進,攻佔龍門廠。至其在日軍回軍之前,張戎和196旅進入到遊擊與休整的階段。

1939年9月28日,日軍奈良支隊經甕江向平江遷回,準備策應其第33師團作戰。日軍第13師團、上村支隊由汨羅江畔開始分路南進。上村支隊在三姐橋、慄橋陷入第77師伏擊圈。第13師團一部1000餘人在福臨鋪遭第195師伏擊,受到重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