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鼎為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6章 將軍戰亡,亮劍開始的抗戰,鑄鼎為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出操、上講堂,抬土、挑磚,一切兵士能做的事,他都能做。
一九二七年,馮玉祥任張自忠為第二集團軍軍官學校校長。他同學生打成一片,裝束與學生們一模一樣,處處以身作則。他練兵的原則是:夏練三伏,冬練三九,夜練漆黑頭。
有一年盛夏,他決定進行全武裝赤腳行軍比賽,限定在十一點至下午兩點三個小時內往返四十里。先到而無落伍者勝,有獎賞;超過規定時間或落伍過多者,罰。行軍路上,到處是野蒺藜,一紮著,就順腳流血,那天天氣炎熱,地面像烙餅乾鍋一般,上曬下燙,身上背的又重,真比上蒸籠還難受!張校長也和士兵一樣赤腳行軍,走不多時,就把隊伍丟在後邊了。演習終止講評的時候,他抬起了腳板,學生們看到他的腳底板早已血跡模糊了。因此,部下信賴他、敬仰他、服從他,樂於為他效死。在臘月裡的一天,天寒地凍,平地積雪二尺多厚。張校長下令:“明早六時在大操場集合。官長、士兵和學生一律全副武裝,將棉褲卷在膝上,不準戴手套。”雪,仍然在下著,寒風裹著鵝毛大的雪片吹到每個人的臉上、身上、領子裡。腳踏在雪上,發出一種咯吱咯吱的聲音。當大家跑步來到操場的時候,張校長早已赤腳站在大雪中的將臺上了。他做了一個簡短的訓話,檢查了人數和服裝,就出發了。校長挺胸走在隊伍前面。在他走過去的白雪上,學兵們發現有殷紅的血跡。隊伍沿著他的足跡,不顧一切地加速前進。行軍三十餘里,終於到達了終點。講評的時候,學兵們看到校長的腳還在流血。
夜練漆黑頭。張自忠練兵特別注重夜間教育,白天他先在操場裡集合部隊,以連為單位,作宿營的姿態。忽然吹緊急集合號,部隊起床著裝,高唱:“號令洪洪,你警我醒,我警你醒。”束緊皮帶,背上水壺、乾糧袋並上上刺刀。取槍時,順手摘下槍口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