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7章 腹中蛔蟲,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山澤,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還有戶部李儼,一併召進宮中。”

見朱標煞有介事,甚至命自己務必趕在老朱跟前將這些大臣全都召進宮中。

劉保兒雖不明白究竟發生了什麼,但他也不敢有片刻遲疑,連忙朝宮外跑去。

實際上,朱標召眾人進宮壓根沒什麼重要的事。

或者說,讓老朱尋不見可用的人,對朱標來說格外重要。

雖說老爺子此時出宮,朱標不知道他老人家到底是什麼打算。

但可以肯定的是,老朱一定會借改進火銃,製造出水泥這事,改變自己這個太子在京城士子中的風評。

如此,不久之後繼位大典估摸著還要繼續進行。

還真不是朱標小家子氣,為了繼位的事和老朱不斷拉扯。

只是接下來的對倭之戰,朱標一定要親征到場。

畢竟對有著後世人靈魂的朱標來說,火燒倭國、馬踏櫻花的盛景自己怎麼可能錯過!

.........

皇宮外,杏花樓。

杏花樓雖多是朝中文臣聚集之地。

但城中士子若為結識朝中大員,亦或是附庸高官的風雅,有事沒事也都會來杏花樓小聚。

老朱剛走出皇宮,便徑直趕來這杏花樓。

他也想看看,自家大兒子在京中士子口中的風評,究竟壞到了什麼地步。

“太子素來賢明,安會如此昏聵!”

老朱剛一落座。

一名士子似痛心疾首般,將手中杯盞重重砸在桌上,憤懣說道:

“我等知道太子殿下素來寬仁愛民,可偏偏為玉石勞民傷財,當真不是明君所為!”

“所言甚是!”另外一名士子高聲附和道:“本以為太子以民為貴,斷不會因一己之好大興土木,可沒想到今日竟也有如此昏聵之時。”

“恨只恨滿朝文武竟無一人敢發中正之言,食君之俸,卻不忠君之事。”

“滿朝文武只顧逢迎上意,卻無一人忠勇直諫!”

“諸君所言極是!肉食者鄙,可惜我等雖有報國諫上之心,然人微言輕,不得重用。只能眼睜睜看著勞民傷財之令旨橫行,卻也無能為力。”

語罷,一眾士子眼中多是落寞。

個個似大難臨頭般,表情悲痛萬分,如喪考妣一般。

而聽到他們這些話,角落裡的老朱抿了口茶,似有些鄙夷般輕呸一聲,將入口的茶葉沫子隨意吐在地上。

如今的大明重開恩科,廣納賢才,選才取仕不拘一格。

若這些傢伙當真有才,若他們當真有心為國效力,大明的取仕制度絕不會讓明珠蒙塵。

這些個讀書郎們一口一個肉食者鄙,一個個打心底裡瞧不上在朝官員。

可實際上,他們不過是藉此事抒發自己那懷才不遇的憤懣罷了。

至於肉食者是否當真目光短淺......

這在老朱看來還真只是個玩笑。

能站在奉天殿上的,能在朝中擔任要職的,哪個不是八面玲瓏,哪個不是七竅玲瓏心。

別人不說,宋濂、高啟,劉伯溫、李善長等人,他們能看不出運送玉石是假,修建貫穿南北的道路才是真?

這些士子們有的是熱血與憤慨,可他們終究還是太嫩了些。

想到這裡,老朱興致缺缺,起身便要朝酒樓外走去。

既然這些士子看不出運送玉石實際上是為了修路,那將來將實情告知他們,也能很輕鬆扭轉朱標在士子之間的風評,也依舊能讓朱標的繼位大典如期進行。

只不過.......

就在老朱起身剛準備離開這杏花樓時,卻見坐在士子中心的呂思平赫然起身,衝周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山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