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章 藍玉,值得如此,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山澤,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標直接皺眉打斷道:

“李景隆的確有些才智,他也有主官一營的本事,可他絕非將才,更非帥才。”

“他有小聰明卻無大智慧,於他而言,心中裝不下整個戰局,手中握不住十萬大軍。”

“三萬人馬,李景隆最多隻能統帥兩營三萬人馬。”

聽到朱標對李景隆如此評價,老朱瞬間眼前一亮。

只因對於李景隆的看法,他和朱標驚人的一致。

他又怎會不知李景隆不堪大用。

之所以在朱標面前提及李景隆,也是存著考驗朱標是否有識人之明的心思。

儘管朱標和他看法一致,但老朱還是繼續說道:

“這話有些過了吧,景隆這孩子可是年輕一輩中的翹楚,他可是有少將軍之稱的。”

“就是因為這少將軍的稱呼,兒子才愈發覺得他不堪大用。”

朱標眉頭微皺,沉聲說道:

“李景隆剛入軍陣便是五品偏將,未曾主導一場戰事,可他對這個少將軍的頭銜卻戀戀不捨。”

“在京都之時,他多次身著鎧甲前往軍營,為的便是聽到軍中之人稱呼他為少將軍。”

“爹,你說說如此輕浮之人,如何堪當大用?”

“徐叔長子徐允恭,在軍中歷練有三年之久,可如今依舊是主官五人的小旗。”

“縱然面對總旗、百戶都是畢恭畢敬,單是這份持重謹慎的心思,就足夠李景隆學上好幾年了。”

真不是朱標對李景隆有所偏見。

只是朱標親眼目睹李景隆的諸多表現,的確證明他難當大任。

況且身為穿越者,朱標又怎會不知李景隆是何人。

那是首位‘大明戰神’,身在朝廷陣營,卻是朱棣靖難的頭號大功臣。

李景隆背靠一十三省的糧草輜重,統帥著六十萬大軍。

可面對只有遼東、北平兩地的朱棣,面對只有十五萬人的北平軍,依舊被打的節節敗退。

至於什麼臨陣逃跑,最後開啟城門,放燕軍進城這些事蹟。

朱標不知是確有此事,還是野史雜聞。

可無論如何,朱標都不願冒險重用李景隆。

“而且,表哥李文忠對他這個兒子的評價就很中肯,趙括馬謖,快牛木車。”

“可以看出,表哥也知他兒子有些才略,卻沒有統帥三軍的本事。”

“嗯。”老朱微微點頭,對朱標的話很是滿意。“那徐允恭.....”

“其他人或許不錯,可藍玉要比他們強。”

朱標不想逐個分析後輩武將,直接改口道:

“藍玉十三歲便跟著開平王常遇春在軍中歷練,十八歲方才擔任旗官。這五年的沉澱,五年的動亂征伐,便是允恭那些後輩無法得到的財富。”

“所以兒子重用藍玉,並非因為他是常妹孃舅。兒子看中的,是藍玉在軍伍上的能力。”

聽朱標說完,老朱心頭疑惑也算漸漸消散。

正如朱標說的那樣,後輩的武將中,藍玉的確算的上第一梯隊。

只不過朱標還有一點沒有明說。

那便是洪武年間名將如雲的盛況消散之後,下一批的大明將帥中,能抗起大明軍武之大旗的人,勉強只有兩個半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山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