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9章 朱標:娘,您可要給我做主啊!,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山澤,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營造中都,是為了安定有功將帥?”

朱標低聲重複著老朱的話,心中卻依舊有些不解。

也是見他如此,老朱繼續說道:

“跟咱打天下的那些將帥,其中有不少都是鳳陽人。”

“咱在鳳陽建造中都,他們還鄉之時,自然也覺得臉上有光。”

朱標沉思片刻,當即就明白了過來。

就好比說是在大城市的大公司裡上班,哪怕當了領導。

家鄉的人,只會覺得你有出息。

但對你有多大出息,卻依舊沒有具體的直觀感受。

可一旦這個大公司要在你的家鄉建立分公司。

看著大興土木的場景。

看著你身為領導,指點施工的場景。

家鄉人有了直觀的感受,對你自然更加崇敬幾分。

而且此時大明也並不像後世那般資訊發達。

誇張的說,哪怕大明建立有好幾年。

有些身在偏遠之地的百姓,甚至都不知道改朝換代了。

如此,興建中都,著實是安了將帥們的人心。

“而且!”老朱繼續說道:

“這些淮西籍的有功之臣還會覺得,咱有意要將大明首都遷到鳳陽。”

“嗯....”

朱標頓了一下,忙看向老朱問道:

“您當真打算將大明國都遷到鳳陽?”

“自然不是!”

老朱當即否認。

“自古有天下者 ?非都中原不能控制奸頑。”

“劉伯溫也說過,金陵(應天)雖虎踞龍盤,但終是偏安一隅。”

“所以應天只是暫代國都,將來咱大明的國都還是要往北面遷。”

老朱說著,將幾塊石頭擺在地上,繼續說道:

“應天的北面是鳳陽。”

“鳳陽的北面,就是你方才說得西安、洛陽、開封等地。”

“咱是打算遷都西安。”

“可惜的是.....”

“莫說是在洪武三年了。”

“即便是現在,西安以西二百里,元賊的勢力依舊不小。”

“若想在西安建都,建造的皇城必然要堅實無比。”

“標兒,你方才也說了,咱大明沒那麼多錢。洪武三年的時候,百廢待興,需要用錢的地方更多。”

“所以咱就在折中選擇了位置在西安與應天中間的鳳陽,興建中都城。”

“一來,鳳陽臨近淮河,以險可恃,以水可漕。”

“二來,也能透過鳳陽中都,加強對中原的掌控。”

說到這裡,老朱似乎想到了什麼不太美好的場景。

深吸口氣後,神色略有黯然說道:

“有中都作為緩衝,將來你遷都西安,也至於太過倉促。”

雖然老朱沒有明說,可朱標也是明白。

在應天與西安中間,修建一箇中都城。

不僅是眼下向北遷都的一個過渡。

而且還是老朱為後世,以防萬一的善後之舉。

鳳陽有淮河天險,漕運也是十分便利。

周邊也有朱橚等藩王。

如此一來。

後世若是北方強敵南下。

這中都城夾在西安與應天中間,也算是個堅城堡壘。

也算是大明國都,往南後撤的一個緩衝。

想到這裡。

朱標微微嘆了口氣。

一箇中都城。

後世多少人因此詬病老朱。

說他是因為衣錦還鄉的小農意識,所以才大興土木,空耗國力,興造中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山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