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8章 經濟支柱不可單一,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山澤,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瞞殿下!”

當聽到朱標讓他同沐英一起清剿海上倭寇,吳江快步上前,臉上帶有幾分欣喜說道:“杭州沿海,已無倭寇!”

“哦?”朱標有些驚喜的看向吳江。

可此時吳江卻覺得沒什麼大不了,衝朱標淡淡說道:

“杭州雖也臨海,可倭寇若想劫掠我杭州城,必先過錢塘、海寧兩縣的入海口進入內河。”

“臣在錢塘、海寧兩縣臨海處修建許多箭樓,但凡倭國敢路經入海口,便會被射成刺蝟!”

“而且!杭州世家資助海寇之物資也多用水路,也必將路過錢塘、海寧兩縣。”

“臣自然下令駐守兩縣的兵卒,但凡杭州世家給倭寇運送的糧食、輜重,兩縣兵卒可自行劫掠,不必上報,所劫物資更不需上繳。”

“只需取出三成分給周邊百姓,剩下的由沿海駐軍自己享用。”

說到這裡,吳江似想到了什麼好玩的事,輕笑一笑後繼續說道:“那些個世家一年多才知道訊息,可他們也斷然不敢找沿海兵卒的麻煩,更不敢找微臣索要這些個物資。”

“他們除了自認倒黴便再沒有其他法子!”

收斂笑意後,吳江腰桿挺直,衝朱標沉聲開口道:

“也多虧了世家送給倭寇的糧草輜重,如今錢塘、海寧兩縣有能戰兵卒兩萬有餘!”

“做的好!”

朱標當即開口,衝吳江很是欣賞的點了點頭。

蘇州地形和杭州相同,可蘇州的知府卻甘願當世家走狗,給蘇州世家、給蘇州沿海的倭寇提供好處。

兩相對比。

吳江不知道要比那先前蘇州知府好上多少!

更為主要的是!

錢塘、海寧那近兩萬的兵卒並未記錄在朝廷兵馬冊子中,朝廷也從未給過他們糧餉補給。

若吳江當真似胡惟庸那般心存反志,亦或是畏死畏法打算自保,這些個私兵自然聽命他吳江。

雖說不至於功成,直接解決了自己和老朱。

可是以吳江的頭腦,也絕對會給朝廷帶來許多麻煩。

然而這吳江甘願赴死也不願行那些反叛之事。

僅憑這點,他便絕不是楊憲、胡惟庸之流!

“杭州有你,孤自可放心。”

“不過依你之見,杭州當發展何種產業,例如蘇州織布制絲一般,為朝廷牟利、充盈國庫!”

朱標毫不忌諱,直接說出充盈國庫這話。

吳江雖覺朱標口出盈利之言,有幾分自降身份的意思。

可這也更讓他更覺得朱標非同凡響。

“殿下,杭州也是大有可為。”

“和蘇州一樣,杭州百姓同樣人人擅織,改農為桑也是可行。”

“而且染緞、刺繡、陶藝、書法,這些都能發展。”

吳江看了眼屋內金銀,沉吟數秒後繼續說道:

“不過殿下既已在杭州大興織布紡絲,不如臣在杭州開辦由朝廷直接管轄的染緞坊。”

“如此蘇州織布制私,杭州染緞染布,蘇杭共濟,各司其職,當是作為之時。”

“好!將織布制絲一行讓給蘇州,高風亮節。”

“而且不貪多,沒想過把好處都給佔了,倒也是極好。”

朱標稱讚之聲還未落下,吳江狡黠一笑,繼續說道:“倒不是臣不貪多,恰恰相反,臣是貪的太多!”

“杭州不以織布制絲為重,眼前錢財,還有杭州百姓自能投入其他活計。”

“畢竟海外藩商不僅喜棉布、絲綢,更喜我中原刺繡、陶瓷。”

“待蘇州港口竣工開設,屆時我杭州刺繡、陶藝生意也發展完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山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