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彈簧問世
盜草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章 彈簧問世,明末:造反自封鎮北王,盜草人,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沒錯,這宋院長正是明末名頭響噹噹的科學家宋應星,這也是範仁這八年多找到的唯一一個科學大佬。
六年前範仁在武鄉偷偷摸摸發展了兩年就派人去江西奉新縣去找宋應星了,只是當時宋應星還在福建任職,派過去的人透過接觸發現宋應星並沒有放棄仕途的想法。
範仁也不著急就派人盯著,讓自己的的人派過去給宋應星當家丁,這一等就是小兩年時間。
崇禎13年宋應星任期未滿辭官歸鄉,範仁這個時候才等到拉攏宋應星的機會。
範仁派人用兩個不同體積鐵球同高度丟下會同時落地試驗、外加一個小孔成像試驗。
還將自己研製的望遠鏡送給這個明末的科學大佬。
這三樣直接將這個明末科學家魂擄都走了,一路從江西騙,哦不,是請到山西的窮溝溝裡。
後世人對宋應星的印象就是他搞農業有一手,其實宋大佬是一個全面型科學家,【天工開物】就是最好的證明。
範仁將宋應星請到山西可不是讓他來種地的,主攻方向就是物理和化學。
經過四年時間的努力宋應星果然沒讓範仁失望,如今這彈簧研製只是宋應星其中一個小小成就罷了。
“公子,第一批彈簧已經裝入後堂蛋殼槍裡,之前我們去校場做過試驗,連續50次射擊,不曾出現卡殼現象。”
一個寒門出世的研究員連忙對範仁拱手說道。
“好,大善,所有的研究員這個月除俸祿外額外賞銀100兩!”
範仁握著手裡的滑膛槍來回拉動槍栓那種感覺別提有多爽了。
“謝謝公子!”
上百人齊聲多範仁拱手謝道。
“這些都是你們應得的,你們每一分辛勤的付出和汗水都應該得到應有的尊重。
彈簧的配比要絕對的保密,這一點希望大家都清楚,要不然到時候會讓本公子很為難的!”
“是!”
“宋院長,本公子當初得到你真的本公子最大的幸運,以後你的每一項研究包括整個研究員的其他研究都可以撰寫進你的【天工開物】之中。
但是一些關鍵性的技術和引數還希望宋院長暫時不要在書裡提及。
畢竟這些東西一旦流入西夷後果不堪設想。
那些西夷之所以願意跨越茫茫大海相隔數萬裡也要來我們大明,說明我們大明對他們來說有利可圖。
佛朗機炮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火炮方面我們大明已經落後西夷整整一代。
燧發槍西夷那邊有國家已經研製出來了,而我大明官方的第一支燧發槍畢懋康去年才剛剛研製出來。
假如今天這後膛槍讓西夷先研究出來,相信有一日,西夷的戰艦必會攻入我神州大陸!”
範仁在和宋應星對話的時候還是很謹慎的,對方也是老學究,要不是四年前他在福建任期不滿辭官回家,到現在宋應星也不一定會來到他這深山老林裡。
“老朽會記住公子的提醒!”
宋應星拱手說完轉頭又去研究其他東西去了。
作為穿越者,明末的宋應星、徐光啟、畢懋康還是知道的。
徐光啟在範仁穿越過來的時候已經去世,對於腐敗的朝廷,五年前範仁只花費了千兩白銀就將徐光啟著作的《幾何原本》、《勾股義》等著作從宮裡給買出來了。
至於明末另一個科學家畢懋康雖然還活著,只是今年已經73歲了,而且還在京城任職,範仁三年前只能花費了點銀子將自己的一幫學徒安排進格物院。
畢懋康的【軍器圖說】透過那些安插在格物院的人運作如今就在自己的這科學院裡!
在【軍器圖說】裡畢懋康竟然已經研究出了大明第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