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草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7章 藍圖設想(一),明末:造反自封鎮北王,盜草人,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點吃驚。

一路過來,本王也看到了,修路的規格有的地段寬十餘米,有的地段則只有五六米。

想要富先修路,這個道理你們現在體會不到,等我們的工業體系逐步完善,以後你們就慢慢就會明白了。

以我們北境現在的版圖,本王定製一個三橫三縱。

三橫從山西大同到京城最後到山海關,山西太原到陽泉到真定橫穿河北、山東到青島。

從西安到洛陽到開封進入山東臨沂在日照結束,陝西現如今還不是我們地盤,那就從洛陽先開始修。

三縱,第一縱山西大同經太原到河東解州最終在風陵渡結尾。

第二縱,京城到保定經過真定一直向南進入河南洛陽。

第三縱,山海關到天津經過濟南在臨沂結尾。

這三橫三縱是本王說的國道,國道的定義標準是寬度50米,兩側預留兩米寬排水溝,當然三縱國道還要有一側預留10米寬的路基。

這牽扯到本王蒸汽動力車研究成功以後的下一步計劃,現在那10米路基先空著,百姓不得隨意耕種。”

範仁的話說完直接讓李巖眾人頭腦一震,彷彿腦子裡已經有了三橫三縱的畫面。

“王上,50米寬的國道是不是有點太浪費了?

這三橫三縱下來,僅僅國道就有數千里長,如果全用水泥鋪路,寬度還要50米,這是一項史無前例的巨大工程啊!

這要是建造下來不亞於隋煬帝開鑿大運河,耗費的民力財力將是一個天文數字。”

李巖感覺範仁說的真的有點天方夜譚了,這要修下來,範仁很可能會成為第二個隋煬帝。

“沒事,本王心裡有底,本王之前說過,隨著科技發展,老百姓的雙手遲早要解放出來。

等真的以後出現可以一日耕種幾百畝地的機械,那個時候咱們北境的勞動力就解放出來了。

修路、修水利本王將其定義為基礎建設,簡稱基建。

世人都唾罵隋煬帝殘暴昏庸,可是直到現在他們還享受著大運河漕運帶來的便利。

本王眼裡隋煬帝就是一個有大格局的人,只是他太著急了,最終苦了百姓。

咱們修煉現在是以工代賑,等到今年百姓都緩過一口氣,到時候只要朝廷願意建設,會有更多的百姓參與進來。

本王說的路並不是一下子就修建起來,可以等秋收以後,大部分百姓勞動力解放,到時候再慢慢修。

有一部分不願意從事農耕的百姓,如果願意長期跟著工部修煉,那就可以將那一部分百姓收入編制,成為正式工。

當然正式工的工資肯定也會比那些臨時加入隊伍百姓的工資要高。”

範仁本想說勞動力他早已經做好了打算,隔壁的倭島上千萬人以後都會成為神龍教的奴隸。

範仁就是耗也將倭島的人耗到絕種,不過朱慈烺在旁邊,李巖作為讀書人肯定也會反對奴隸制,所以他暫時不打算公開。

“王上英明,臣起初以為王上以後打算動用徭役的方式來修國道,如果以工代賑不失為好辦法。

就怕到時候國庫吃不消啊!”

李巖也不明著反對範仁。

“錢的事情你們不用擔心,這個世界上最沒價值的東西就是錢了,錢只有流通的時候才能體現它的價值。

就像那些鄉紳士族將剝削百姓得來的錢深埋地窖,那麼那些金銀也只不過是一堆廢銅爛鐵。

這中間有很多路要走,你們到時候慢慢領悟。

總而言之本王定的規矩不能破壞。

國道50米寬、連線省內諸多大城池要道40米寬,縣道30米寬,鄉道20米寬。

村與村之間的鄉間小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士頌三國

七情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