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奇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5章 風雨人間,夏日不會結尾,南奇政,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降水量出現在鏡湖水庫438.0毫米。
根據氣象臺訊息,我市上一小時降雨量達到201.9毫米。目前小時降水已突破我市建站以來60年的歷史記錄。預計降雨還將持續多時。
溫恪試著推開窗,狂風的阻力遠比想象的大,還沒撐開一條小縫,雨水就瘋狂地撞擊而來,溫恪使勁拽上了窗戶,剎那間,玻璃上雨飛水濺,迷瀠一片,路上不見一個行人。
狂風追著暴雨,暴雨趕著狂風,風雨交織捲動著天上的烏雲,整個城市都泡在雨水之中,漫天的暴雨像無數條鞭子,狠命地往窗子上抽打。
溫恪心裡覺得不安,下樓開了電視。
快線記者現場為您報道,現在是21點25分,積水沖垮出入場線擋水牆,造成我市地鐵3號線列車在鏡湖站和沙口路站隧道停運。目前已經下達渝州全線網停運指令,疏散群眾500餘人,但據悉已至少12人經搶救無效死亡、5人受傷。
溫恪緊張的嗓子眼像堵了石頭,說不出話。
“崽崽,怎麼了?”溫季明也從書房出來看著電視。
溫恪覺得小腿發軟,陷坐在沙發裡。
“渝州是內陸城市,竟然會遭遇這麼大的洪災?”溫季明皺著眉頭看著新聞。
父子兩靜默地看著一條又一條快訊。渝州電視臺的臺標已經成了黑白。
滂沱大雨不斷肆虐。雨柱漫天飛舞,像是從空中射下上萬支利箭,勢不可擋。院子裡的棕櫚樹緊緊抓著大地,身軀卻在不斷搖晃。
溫恪看著窗外,試圖握緊拳頭,卻因為緊張怎麼也攥不緊。
電視裡傳出現場記者訊號不太清楚的聲音,22時報道,我市老城區多處房屋、圍牆倒塌,目前已有一人死亡,兩人失聯···
溫恪聞聲猛然轉過頭盯著電視螢幕,鏡頭一閃而過的巷口,是和甘霖街一樣灰撲撲的水泥牆。
記者的聲音止不住的顫抖,“我身後的天橋上擠滿了人群,人們來不及哭泣,他們還要設法救助水中的難友,尋找身邊的親人···”話沒說完,記者先哭了起來。
“目前整個城區大面積積水,多個路段交通中斷、城市嚴重內澇,大量群眾被困,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市消防救援總隊向水而行,已經迅速調集隊伍投入防汛救災,周圍7省市消防救援隊伍1800名指戰員晝夜奔襲、千里馳援。渝州,加油!”
溫季明起身走到落地窗前打給助理,“應急預案怎麼樣?有幾個地勢低的,當心大堂別進水。統計一下現在情況都怎麼樣?趕緊疏散客人。房價全部下調,有預定的不準取消,沒預定的,人來的也安排上,遇上有路人的,就幫一把···我看新聞說地鐵那挺嚴重的,我估計明早城郊、老城區那些地方情況可能更糟糕,你讓準備好被褥、泡麵、礦泉水等生活物資,交通狀況好一點了就讓車隊送過去,你隨時看著點,哪個片區災情嚴重,就讓酒店就近提供免費住宿···”
溫季明紅了眼眶,剛掛了電話,一轉身,已經不見溫恪人影。
溫恪比任何時候都要篤定,但衝出大門,就風雨灌了滿喉,像是在黑夜的海里,四周陰沉不見,海水淹沒胸口,令人窒息的戰慄。溫恪抓了溫季明車鑰匙出來的,全靠開卡丁車的經驗就上了路,水流湍急,幾乎沒過輪胎,溫恪開地費勁,雨刮器一遍一遍,還是看不清前方。
電鞭劃破了長空,狂風颳斷樹枝,巨雷震耳欲聾,打在車身,震出噼噼啪啪的響聲。地動山搖的氣勢讓整座城市都東倒西歪,搖搖欲墜。
甘霖街與鳳台路十字路口,大巴車被困洪水中。
“老師,李華上不來氣了!”
“嗚嗚···”
“我要回家!”
“媽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