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合集(20)
上官小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盛世合集(20),神域外傳之穿越三國時期,上官小雅,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123章 盛世合集(20)
貞觀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間出現的政治清明、經濟復甦、文化繁榮的治世局面。因其時年號為“貞觀”(627年-649年),故史稱“貞觀之治”。
唐太宗任用賢能,知人善任;廣開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剋制,虛心納諫;並採取了以農為本,厲行節約,休養生息,文教復興,完善科舉制度等政策,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定的局面;並大力平定外患,尊重邊族風俗,穩固邊疆,最終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貞觀之治為後來全盛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礎,將中國傳統農業社會推向鼎盛時期。
背景
“貞觀”為唐太宗李世民年號,其詞出自《易·繫辭下》:“天地之道,貞觀者也。”意即以正道示人。唐太宗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代英主,其政績一直為後世所傳頌。
唐初,由於隋煬帝造成的大亂,隋朝留下了破壞嚴重、民生凋敝的局面。北周“留給”隋朝的人口有690萬戶(根據學者岑仲勉、楊志久等人的考證),而且沒有大的戰亂,而隋煬帝造成天下大亂,人口銳減,隋朝“留給”唐朝戶口僅有200餘萬戶(按《通典》記載杜正倫奏,經隋煬帝的消耗以及造成的大亂,到了唐初武德年間僅200餘萬戶)[2],以及內外眾多強敵、破壞空前嚴重的爛攤子。李淵、李世民統一中原與南方,為貞觀之治創造了條件。
唐太宗即位後,因親眼目睹大隋的興亡,農民戰爭瓦解隋朝的過程,認識到了農民階級對君主專制統治穩定的重要性,所以常用隋煬帝作為反面教材,來警誡自己及下屬。吸取隋亡教訓,糾正前朝之弊端,調整統治政策,在國內厲行節約、使百姓休養生息,以緩和階級矛盾,穩定社會秩序,恢復經濟。
疆域
由於唐太宗勵精圖治,在政治上加強對西域等地區的管轄,在外交上加強與亞洲各國的友好往來,在軍事上積極平定四夷,在民族關係上對待少數民族“愛之如一”,貞觀年間,唐代版圖空前遼闊,超過漢宣帝在位時期,至唐高宗龍朔元年(661年)達到鼎盛,是時領土東臨於海,西逾蔥嶺,北逾漠北,南至南海。
政治
唐太宗留心吏治,選賢任能,從諫如流。他唯才是舉,不計出身,不問恩怨。令隋末動盪之局得以穩定下來。
分權行政
中國君主專制體制的主要特徵是權力高度集中,中央集權。這種政治體制極大地限制了國民的創造性、主動性和靈活性,且極易釀成暴政。[6]中國君主專制社會的中央政府組織實行“三省六部制”,但貞觀王朝的三省職權劃分則初步體現了現代化政治特徵――分權原則。
中書省釋出命令,門下省審查命令,尚書省執行命令。一個政令的形成,先由諸宰相在政事堂舉行會議,形成決議後報皇帝批准,再由中書省以皇帝名義釋出詔書。詔書釋出之前,必須送門下省審查,門下省認為不合適的,可以拒絕“副署”。詔書缺少副署,依法即不能頒佈。只有門下省“副署”後的詔書才成為國家正式法令,交由尚書省執行(當時的賢臣魏徵就供職於門下省)。這種政治運作方式在一些方面與現代民主國家的“三權分立”制有相似之處。
最為難能可貴的是,唐太宗規定自己的詔書也必須由門下省“副署”後才能生效,從而有效地防止了帝王個人可能作出的不慎重的決定。
君臣論治
隋末民變,使唐太宗認識“民依於國,國依於民”的道理。隋末之混亂,使二十七歲登基、英氣勃發的太宗時時引以為戒,叮嚀自我剋制慾望,與大臣們經常議論歷代王朝興衰成敗的原因,叮囑臣下勿懼上不悅而停止進諫,致力糾正前朝君臣猜疑之失,這是貞觀君臣共濟致治的基本因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