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君主篇(5)
上官小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周朝君主篇(5),神域外傳之穿越三國時期,上官小雅,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192章 周朝君主篇(5)
周康王姬釗(?~公元前996年),姬姓,名釗,岐周(今Sx省岐山縣)人。周朝第三任君主,周武王姬發的孫子,周成王姬誦的兒子[1]。
初封太子,在召公奭、畢公高輔佐下,正式登基,繼續推行周成王的政策,平定東夷叛亂,北征略地,西伐鬼方,進一步加強統治。周成王至周康王時期,天下安定,四十多年沒有使用刑罰,史稱“成康之治”。
公元前996年,在鎬京去世,諡號為康,安葬於畢原。
概述圖片來源:[2]
本名
姬釗
別名
周康王
所處時代
西周
民族族群
華夏族
主要成就
創立成康之治,征伐鬼方
諡號
康王
葬地
畢原
在位時間
前1021年—前997年
性別
男
人物生平
繼承王位
周康王姬釗,姬姓,名釗,是周武王姬發之孫,周成王姬誦之子。周成王在位時,將姬釗立為太子。
周成王臨終前,擔心太子姬釗不能勝任君位,於是命令召公奭和畢公高率領諸侯輔佐太子姬釗登基。周成王去世,召公奭和畢公高率領諸侯,引導太子姬釗拜見先王廟,反覆告誡他周文王、周武王能夠成就王業,來之不易,重要的是在於節儉,沒有貪慾,以專志誠信來統治天下,並寫作《顧命》。於是,太子姬釗即位,是為周康王。
成康之治
周康王即位後,遍告諸侯,向他們宣告周文王、周武王的事業,以申誡諸侯,寫下《康誥》。由於在周公旦、召公奭和畢公高等賢臣的輔佐下,周成王至周康王時期,天下安定,四十多年沒有使用刑罰,史稱成康之治。周康王命令畢公高作策文,分出成周的一部分民眾遷到郊區居住,作為成周的屏藩,寫下《畢命》。
分賜寶器
當時,楚國國君熊繹與魯國國君伯禽、衛國國君衛康伯、晉國國君晉侯燮、齊國國君齊丁公一起輔佐周康王(《史記》誤作周成王)。由於齊、晉、魯、衛四國與周康王親緣較近,因此都得到周康王賜予寶器,而楚國與周康王無親緣關係,所以沒有得賜寶器。
去世子繼
周康王在鎬京去世,諡號康王,葬於畢原。死後由其子姬瑕即位,是為周昭王。
為政舉措
政治
周康王作《康王之誥》,除用大量篇幅來敘述登基事項,更有不少關於加強法律法規和治理整頓軍隊等治國政策。周康王登基伊始,便已制訂出一套比較合理的計劃。周康王一直孜孜不倦地按照既定的方針政策,履行他的治國安邦的理念。由於周文王、周武王在位期間,周朝就已經比較強盛,後來再經過周公、周成王的努力,周朝國力進一步得到發展。周康王即位後,繼續推行周成王在位期間所實行的國策,再接再厲,使經濟得到更大的發展,國庫豐裕,百姓安居樂業,社會安定團結,到處呈現一派昇平盛世的景象。百姓生活富足,犯罪案件逐漸減少,可以說是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司馬遷甚至在他的《史記·周本紀》中說周成王和周康王統治期間,天下安寧,四十多年沒有使用刑罰[4],史稱成康之治。雖然有所誇大,但由此也可以看出周康王治國的成功。所有這些,都與周康王的努力是密不可分。
軍事
鬼方之戰
鬼方(位於今陝西西北部、山西北部和NmG西部)是古代北方遊牧族之一,經常侵擾中原地區。西周初年,周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