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逍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7章 東海此去,難問歸期,宦官駙馬是竹馬,任逍瑤,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獄卒是個很苦很累的工作,甚至偶爾還會遇到劫獄之類的糟心事。
但是他都一一咬牙忍了下來,這一晃就是兩年的時間。
雖然他早在第一年的時候就已經脫穎而出,戰勝了其他所有同臺競技的人,但是他自己包括方聞廣,都很想知道他能隱藏到什麼時候。
所以李明生就一直在刑部待了下去,到最後,他都已經混成了獄卒裡的小隊長,在他馬上要再次升遷的時候,他選擇抽身而退。
再升遷下去,他很可能會被發現自己真實的身份,獄卒或者小隊長,其實對身份的查驗都沒有那麼嚴苛,但慢慢往上他的身份就瞞不住了。
其實憑藉他的能力,這兩年時間足夠他混上更高的職位,但是他選擇了適可而止。
這也是方聞廣欣賞李明生的一個原因,有分寸知進退也是考驗的一環。
在刑部的這兩年李明生收穫頗豐,不但看遍了人間百態,也摸清楚了許多盤根錯節的關係網,這樣重大的情報對東廠來說十分有幫助。
而且他做獄卒的時候,仔仔細細得把整個刑部大牢都摸清楚了。
有幾個牢房,有多少甬道,有幾處暗道,有多少審訊的手段他都一清二楚。
所以他更不能被人發現他的真實身份,否則這種刺朝廷探機密情報的事情可是不被允許的。
十幾年過去了,現在的刑部已經沒有人認得他或者記得他了。
即便在他當時升任東廠副督主的時候,有人覺得他和刑部的那個小獄卒有些相似,卻也沒人會聯想到一個東廠的番役會到刑部做獄卒。
這次聽說公主和陛下遇到了麻煩,而且是與刑部有牽扯,他立即換了衣服親自駕車來接人。
其實說實話,在馮嘉玉與襄儒卿之間讓他自己來選擇一個做主子的話,他其實更想選擇馮嘉玉。
說起襄儒卿,他這一走也已經快兩個月了,也不知道他在東海還好嗎。
襄儒卿是為了調查東海倭寇與倭國間諜之事,早就做好了準備,知道此去漫漫無歸期不說,真的到了東海邊情況更加複雜,險象環生差點就回不來了。
那日接到任務,皇帝要他親自帶人去東海走一趟,當時他就已經隱隱覺得事情有些不對勁。
果然在他收拾出門的東西的時候,太后派人給他送了一塊令牌,竟然是可調動東海駐軍的令牌。
“駙馬大人,此令牌可調動東海三分之一的駐軍,但請大人謹慎使用。”
“謝太后娘娘掛念,微臣此去必定圓滿完成任務。”他就知道這事不是皇帝想出來的。
東海常年受到倭寇騷擾,原本以軍隊鎮壓以及給倭國大興封賞,東海就能太平一段時間。
但是最近還鬧出了倭國細作的事情,這就不得不注意一下了,倭國怕是又什麼動作。
到時候內憂外患,大冀很有可能會再次深陷戰火,民不聊生的局面絕對不能再出現了。
若說襄儒卿沒有憂國憂民的心是不可能的,年少時的志向他依舊清晰地記得,這份志向未曾被苦難磨滅。
現在需要他站出來,他當然義不容辭。
儘管他知道此去東海,或許是一去不復返,可他還是策馬離開了。
馮嘉玉心裡也明白,當她把襄儒卿帶回陽光下,襄儒卿就不是隻屬於她一個人的了。
他會是所有人的英雄。
最初與馮嘉玉相認的時候,襄儒卿真的是一門心思只想帶著馮嘉玉離開這裡。
找個世外桃源一般的地方隱居,種種菜,砍砍柴,找回曾經在蘇城桂花村的日子,或者乾脆回去那裡多好啊。
可是當他一點點找回曾經燦爛的自己,他就永遠不會隱入塵煙。
與自我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