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逍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6章 襄儒卿失蹤,宦官駙馬是竹馬,任逍瑤,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老身仔細考慮了一下你那日的提議,甚為贊同,只有經歷相同的人才能相互理解,朝中官員難以體會女子之苦,所以老身覺得新設官職以女子任之是很有必要的,此事事關重大,任務艱鉅,順荷你可想好了?”

馮慧思的心跳得很快,她原本計劃十年之內能做得有所起色就很好了,沒想到竟然這麼快就有了回應。

機會果然留給有準備的人。

若是馮慧思沒有準備好,當日她也不會在大殿之上說出那番話,也接不住天賜的好機會。

“臣女願擔此重任,無怨無悔。”

程韻玫很欣慰地點點頭,“很好,老身果然沒有看錯你,不過此事要徐徐圖之,急不得,今日召各位入宮為的就是商討一下該如何將這件事順利地執行下去。”

眾人拾柴火焰高,可行的方法一個接著一個冒出來。

程韻玫最看好的是劉三山提出的,‘以神蹟為鋪墊迎女子入朝,以天之旨意堵住悠悠眾口。’

“沒有神蹟便創造一個神蹟,當年的陳勝吳廣不就是以魚腹中的丹書為由,喊出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如今我們也可以創造一個神蹟,恭迎太后娘娘入主朝堂。”

劉三山的想法不但最有可行性,更是落點最精準的,他思考的主體是太后不是郡主,精準地抓住了最後拍板定論的人的心。

沒錯,今日雖然商討的是要讓馮慧思入朝為官,可馮慧思入朝為官之後還不是要由太后入主朝堂以求改朝換代。

劉三山敢這麼說,就是太后已經明裡暗裡地表達過自己的想法,這些細節被劉三山捕捉到了。

他敢說出恭迎太后入主朝堂,一來是給程韻玫投誠,他知道太后的想法更願意追隨。

二來也是替太后說出了心裡話,這些話當然不能由太后來說,劉三山是代勞也是在賭,賭他的觀察是否正確。

結果就是他賭對了,程韻玫很是爽快地將此事交給了劉三山,“劉卿,此事便交予你來擬定,十日後我要看到雛形。”

“定不負太后娘娘所託。”

劉三山所言十分含蓄,聽得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估計也不會坐在這裡。

太后也是想試探一下這些人的心意,沒想到最先察覺同時表忠心的會是劉三山。

在她的印象中,這劉三山是個懶散又不上進的,要不是被襄儒卿引薦估計還在過著得過且過的日子。

劉三山確實散漫懶惰,可機會都喂到嘴邊了,他沒理由不接下來,況且編故事可是他最擅長的事情沒有之一。

馮慧思雖然全程沒有說什麼,卻很仔細地傾聽著,畢竟日後還需要她來配合。

見事情商量得差不多了,馮慧思也恢復了平常心,看太后娘娘面色愉悅,她想著提一提這事或許能成。

“啟稟太后娘娘,臣女有一事相求,望太后娘娘允准。”

“先說來聽聽。”

“臣女斗膽,若此事能成,能否請文陽公主為臣女頒佈入朝旨意。”

此言一出眾人神色都很複雜,文陽公主是皇帝的親姐姐,也是太后前路上的一大障礙,若是由文陽公主去宣旨豈不是為皇帝一方漲威風?

順荷郡主這是怎麼了?雖然聽說兩位私下關係很好,可這種時候怎能婦人之仁。

馮慧思起身,態度真誠地叩拜,

“臣女能有今日之覺悟,全都託文陽公主之福,文陽公主於臣女亦師亦友,當年公主殿前陳情鼓舞了臣女,也讓臣女意識到女子也可以在人前發聲,再則娘娘也說此時需要徐徐圖之,以文陽公主之身份或許可以壓制流言蜚語,也能將注意力分散一些出去。”

殿內氣氛很微妙,馮慧思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情誼上是希望亦師亦友的馮嘉玉見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巫山不是雲

枝玖

宦官駙馬是竹馬

任逍瑤

清風追愛

浪花裡的白

他的觀賞魚(骨科H)

柏依

除了我,他們都有劇本

君汐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