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逍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7章 不只腌臢還下作,宦官駙馬是竹馬,任逍瑤,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孫哲也偽裝出來的清正廉潔,也是因為他偽裝得太好了,再加上他本身的官階,以至於襄儒卿不能隨便提審緝拿。
他畢竟是地方官之首,若是沒有一錘定音的證據,江南地區的百姓定然會有不滿。
但是如果是倭人動手殺了孫哲也,這樣即便激起的民憤也是衝著倭人去的。
至於孫哲也,後話如何評價他還不都靠活著的人。
欲抑先揚,以退為進。
他被倭人殺死,百姓們肯定會以為是倭人仇恨他守住了江南。
但是在後續調查中發現,他的死卻是因為和倭人的交易沒談攏。
由此將他的罪行一一揭露,就不用擔心一個罪人被百姓祭奠懷念,甚至供奉香火。
總之罪在倭人是個大前提,至於如何把孫哲也釘在恥辱柱上就交給劉三山吧,這種事他是專業的。
遠在京城的劉三山突然失眠了一整夜,“肯定我的純兒想我了,好些天沒見著她了。”
為了將戲演得更為逼真,也為了讓外人相信他與倭人關係不和睦,孫哲也曾自己策劃過兩場‘刺殺’。
當然都是煙給外人看的,不過就是一些穿著夜行衣的倭人提著刀在外院喊一喊然後就逃竄跑走了。
但這也給了襄儒卿等人這次行動一定的便利和鋪墊,甭管先前是真是假,至少在百姓的認知裡倭人做過這些事情。
到時候只要認定是倭人動的手,襄儒卿就可以順利插手調查,那結果如何還不是隨他們的心書寫。
這個辦法很冒險,但卻很管用,雖然要求嚴苛,但是值得一試。
當然也考慮過任明犀會因此殉情而去,但任鶴鳴決定事後鼓動任明犀向倭人復仇。
這既是一個給任明犀活下去的希望,也是對倭人的反擊。
“這是個一舉兩得的好辦法,我不相信小姑姑完全不知道孫哲也的所作所為,但她既然不覺得有問題,就用我們的方式讓她贖罪,這樣也能保護好祖父祖母的感受。”
“那就是一舉三得,不愧是任公子。”
“你再這樣挖苦我,我會以為那天樓頂上的酒都白喝了。”
“哈哈哈,白不白喝還是要看今晚的結果。”
“這巡撫宅佔地極廣,格局錯綜複雜,幸好只有小姑姑一個女眷,不然還真不知道他會在哪裡。”
“你確定你的姑母不會認出你?”
“只能是希望不會認出來甚至根本不要遇到,但是既然都來了就不怕這些了。”
襄儒卿朝身後打了個手勢,眾人便分散開來埋伏,在襄儒卿給出煙火指示前,眾人就待在隱秘角落待命。
等襄儒卿殺掉孫哲也撤退到外圍後,再由其餘人鬧出動靜,混淆視聽。
原本襄儒卿的計劃是悄無聲息地就瞭解了孫哲也,省時省力還更簡單一些。
然後把這案子變成一件懸案,由東廠介入調查,保證後續結案呈詞是他們想要的就可以了。
但任鶴鳴覺得總要顧慮當地百姓的感受,如果莫名其妙死了一個在百姓心中很有威信力的大官,鬧得人心惶惶不說,孫哲也的影響力還是在的,下一任巡撫會很難做,江南幾城會陷入混亂。
便索性都推到倭人頭上,然後大鬧一通,把一切都擺在明面上,讓孫哲也的假戲成真。
巡撫府邸確實太大了,而且也不確定孫哲也現在會在什麼地方。
為了避免至親相見,襄儒卿負責搜尋後院,任鶴鳴負責搜尋前院。
只要找到孫哲也絕無二話必先殺之,然後儘可能偽造出倭人動手的痕跡,再引燃煙花好好大鬧一場。
任鶴鳴在前院的書房遇到了孫哲也,已經戌時書房仍舊亮著。
如果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