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逍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章 東廠和襄儒卿,宦官駙馬是竹馬,任逍瑤,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想當年咱們明宗皇帝在位的時候,錦衣衛的頭頭就是錦衣衛指揮使鬧叛變,直接從皇城開始鬧叛軍,咱們大冀朝差一點就要改名換姓了。”

邱白清了清嗓子,要是給他一個驚堂木,即刻就能開場說段書,這架勢比那些不入流的說書人還正宗。

馮嘉玉便洗耳恭聽,心裡想著這邱白確實有趣,跟在襄儒卿身邊也是個安慰。

“幸好當時有一個太監,也就是咱們東廠的第一位督主護著明宗皇帝和遼東軍匯合,把叛軍全部都滅掉了。”

說起東廠的發展史,每一個東廠人心裡都是有些驕傲是。

宦官,太監,閹人的這種稱呼確實侮辱但是自從東廠建成,權利就逐漸流向了他們,稱呼如何都無所謂了。

那個時候起明宗皇帝就覺得錦衣衛的勢力和權力太大了,這裡面當差的全都是世家大族的子弟,抱成團之後根本就沒有人能控制得了。

雖然他們是直接聽命於自己的,可是一家獨大就會出問題,必須要有相互牽制的勢力。

“我們東廠的前身就是那個時候創立的,那個時候只為了保護明宗皇帝的安全,挑選出了那些會功夫的太監,他們立了大功,再加上這些人在皇宮裡沉浸多年,一個個都是人精又會武功,當然就成了貼身保護陛下的不二人選。”

當時的明宗皇帝的確對這些忠心耿耿的宦官很是器重,他們有本事,宮裡宮外行動上也更加自如,簡直就是額外生出來的手和眼。

“一開始呢,就只是在皇宮裡設定了一個小範圍的機構叫緝事處,後來明宗皇帝覺得這些人用起來更加得心應手而且更加放心,遠比錦衣衛那些花拳繡腿的傢伙強多了。”

提起錦衣衛,所有東廠人都嗤之以鼻,畢竟當年他們鬧政變可就是敗在了太監手裡,他們敵視東廠,東廠也不喜歡他們。

“而且我們東廠還不會出現那麼多花銀子塞進來的官宦子弟,所以我們東廠越來越得明宗皇帝的信任,後來明宗皇帝把越來越多的公務交給了緝事廠,慢慢地我們的工作範圍不再只是皇宮,涉獵了更多更多的事情,

為了更方便地監察百官,辦案查案,明宗皇帝將緝事廠遷到了宮外,新的緝事廠地址就選擇了皇宮的東邊,還因為當年是遼東軍來接應的陛下,所以我們乾脆就取名叫東緝事廠現在簡稱叫東廠。”

東廠日益壯大,他們都是沒有家族禮儀牽扯的人,做起事情來就很放得開。

又都是腦子活絡武功高強的,權利,財富,寵信就自然而然地向東流。

“後來東廠的勢力越來越強盛,我們可是直接聽命於陛下的,雖然外人都瞧不起我們,說我們不過就是一條狗,但是誰不知道他們這叫嫉妒,

我們東廠的人雖然身份的確差了些,但是我們對陛下對大冀忠心耿耿,做任何事情從來沒有想過偷懶,比錦衣衛那些傢伙強太多了。”

東廠的人最喜歡用一句話懟錦衣衛——有本事別造反,造反了有本事別失敗。

“造反忤逆本就是罪無可赦,明宗皇帝沒有撤銷錦衣衛這個組織,還對後來加入錦衣衛的人都既往不咎,這是多麼大的恩惠他們居然還不知道珍惜,真是一群狼心狗肺的東西!”

以上就是邱白對東廠前緣,還有他們與錦衣衛之間恩怨的介紹。

口齒清晰語速飛快,做個說書的肯定有人追捧。

只不過他有些越說越激動,尤其是提到錦衣衛這三個字的時候。

這三個字對整個東廠的人來說,都是刻在骨頭裡面的討厭。

其實也不能怪他們討厭錦衣衛,畢竟放眼整個天下對東廠之人最厭惡的,最瞧不起這些宦官的就是錦衣衛。

那些儒雅學士好歹飽讀詩書,自有謙遜禮儀雖然不屑和宦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巫山不是雲

枝玖

宦官駙馬是竹馬

任逍瑤

清風追愛

浪花裡的白

他的觀賞魚(骨科H)

柏依

除了我,他們都有劇本

君汐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