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完工
旭日東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5章 完工,帶著異能穿回七十年代,旭日東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母把七個娃兒趕去了四合院過暑假,專心給兒子兒媳們做三頓飯。
因為田靜也忙起來了,今年西瓜苗和蔬菜苗一起培育。
不僅是兒童種植隊需要蔬菜苗,那些沒輪到種西瓜的大棚,也先種蔬菜。
可村裡又沒有再蓋育苗房,她就帶著育苗組的組員,給育苗房做了多層的層板,合理利用了空間。
已經是正式工的張石頭,抱著大棚的排班記錄本,每天巡查一遍一千多個溫室大棚的種植品種是對還是不對。
蔬菜出了岔子不怕,西瓜絕對不能出岔子,否則中間會斷了上市時間的。
張父看著大孫子那匆忙的背影,對媳婦說:“問問李敏什麼時候去看芳草,帶上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我們的教育錯了,石頭的變化很大,比他爹強。”
張母同意,只是,“不知道李敏願不願意帶我們去。不知道兒媳同不同意。”
張父瞪了媳婦一眼,“要她同意做什麼?那天要不是她攔著,石頭能挨他爹揍嗎?我們能被開除今年的資格嗎?”
“你以為只是分不到今年的一萬多塊嗎?比別人少了一萬,那個大計劃裡,就永遠比別人少了股份。”
“對啊。”
張母一拍巴掌,“不行不行,我們跟石頭和磚頭好好談談,看看他們願不願意把錢借出來,做明年的徵收錢。”
張父搖頭,“那也不夠,還差一半呢。算了,別算計石頭和磚頭的了,你看看他們身上的幹勁,他們有他們努力的目標。”
“我們努力存錢,等存夠了,我們去和李村長商量看看能不能補上。大計劃還需要錢的。”
“嗯嗯,快掃吧。”
……
九月中旬,庫河橋完工。
結算完工錢,工程隊撤了,汪洱村民還捨不得離開。
從無到有,他們對這橋有感情。
村委辦公室門邊貼了一張公告,上面寫是修路修橋的各項費用。
橋的材料加上工程隊的費用是20.22萬。
鄉道的材料加上工程隊的費用是82.1萬元。
汪洱村的人工費用是8.4萬元加4.536萬元。
村民都識字了,他們死死地盯著8.4萬和4.536萬看。
這是修橋的壯勞力和修整路基的半勞力的工錢。
一共五百多人,幹了三五個月,才12.9萬元。
十三萬塊都不到啊。
人均才兩百多塊,還是重體力活。
他們人均在一千五到兩千五之間,零頭都比他們多。
一轉身,推開身後的人,就跑回大棚去了。
他們要認真,要努力。
否則,李村長能用工人和汪洱村村民替換了他們。
……
在噼裡啪啦的鞭炮聲中,庫河橋開始通行了。
橋頭設立了崗哨,張父張母輪流看,每個月二十塊的工資。
二十五公里的鄉道,兩邊的樹與樹之間,被種上了刺薔薇。
每個村口的崗亭裡,聘請了三位汪洱村村民,八個小時輪班制。
鄉道暫時不給別的村使用,給錢也不行,因為現在是庫山裡運輸最忙的時節。
那三個村子罵汪洱村是庫山裡村的走狗。
汪洱村村民不在意,村長說了,跟著庫山裡村走,才是對的。
等他們村以後也像庫山裡這樣了,犁拾村還不乖乖過來做他們的走狗嗎?
李正國也聽到了罵聲,他向鎮裡反映。
鎮裡很快安排人下來給三個村子的村民上文明課。
並且學庫山裡,挑出村裡罵人最狠的村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