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飯罰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七五]劍闕風流_113,[七五]劍闕風流,賞飯罰餓,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走,咱們也看看去。”
他說完已然跟上前,念一倒不著急,只慢悠悠地把手裡的饅頭吃完,展昭在旁等她,隨後自懷中摸出錢兩來放在桌上。
“小二,錢放下了。”
公堂後衙門前,滿滿當當站著城裡的百姓,這知府問案倒比看戲的場面還要熱鬧,白玉堂拉著他二人好容易才擠進人群前面。
只見這太原府衙之內,肅穆而莊嚴,正中一副紅日白鶴圖,圖上一塊匾額,鐵畫銀鉤書有“高懸明鏡”四個字。公堂兩邊各站有八位衙役,手持堂棍,神色凜然。堂中央白布蓋著擺了一具屍首,不用想定是繡女柳月的。
而這公案之後有一人正襟危坐,瞧那模樣當真是不俗。
看年紀大約已過不惑,一身大紅緋袍,腰束革帶,頭戴方形幞頭,目炯雙瞳,眉分八字,額間還有一塊彎月印記,模樣生得威嚴,但令人吃驚的是他的臉卻漆黑如炭。
白玉堂訥訥打量了許久,抱著劍低聲笑嘆:“這人的臉可真夠黑的。”
念一自言自語道:“他就是包拯?”
驀地,見他拿起驚堂木重重的一拍,高聲喝道:
“帶蕭齊,張氏!”
一排衙役忙傳下去:“帶蕭齊,張氏——”
不多時,便有幾名捕快分別帶了兩人上堂來。一人年過六十,頭鬢花白,一看便是那張老太太;另一人書生打扮,臉色青白,神情憔悴,髮絲微亂,顯然是已在牢房之中過了一日。
展昭略一頷首,低聲道:“這便是蕭齊。”
看他二人已跪規矩了,包拯方才緩聲問道:“張氏,我且問你,你昨日擊鼓鳴冤,是告這位蕭公子害了你家孫女?”
張老太聞言忙不迭點頭,老淚縱橫,“是啊,大人!”
“你孫女柳月乃是自縊而死,你為何懷疑是蕭公子所害?”
“我柳兒雖是自縊,但這絕對是事出有因,她素來乖巧懂事,臨死前卻連遺書都沒留下,只出門一趟,回來就不明不白上吊了,難道還不夠蹊蹺麼?”
包拯又問:“那又與蕭齊何干?”
張老太磕了個頭,聲淚俱下:“大人有所不知,我柳兒早些時候在花燈會上與此人有過一面之緣,此後兩人便時常往來。柳兒也常同我提起他,還說等他得了指揮使大人的提拔,便會三媒六聘娶她回家,哦對了,在事發前還出門與他見過一面。”她哽咽道,“這不是他所為,還能是誰?”
張老太話音正落,那蕭齊就大呼“冤枉”。
“大人,小生此前的確有請柳姑娘出門一敘,但……但小生那日到約定之處,並未見到姑娘啊!”說完他便叩首道,“請大人明察。”
“他說沒去就沒去?”白玉堂不以為然,“現在人家姑娘都死了,死無對證,想怎麼說都行了。”
包拯捋著鬍鬚想了一回,淡聲問他:“你可有證據?”
“證據……”蕭齊左思右想,忽然道,“對了,小生當日是託繡莊一個名叫綵鳳小丫頭帶話給柳姑娘的,說不定……是她傳錯了話?”
“哦。”包拯微微一頓,頷首道,“傳綵鳳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