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攻擊和防禦
倫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3章 攻擊和防禦,重生:從小兵開始爭霸天下,倫東,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連弩。
他打算以諸葛弩為主體進行改造。
配箭匣,可拆卸,類似於現代手槍的彈夾。
箭長三寸,相當於前世的十厘米左右,每匣裝箭十支。
單弩配箭匣三個。
雖這樣的設計,弩箭的射距和長弓相仿,但射速更快且是連發。
在與敵還未短兵相接之時,以弩連發快速射出三十箭,敵軍頓時大亂,局面將對己方極為有利。
就算在混戰之中,個頭小巧且操作簡便的連弩也將成為一大殺器。
而且連弩相較於長弓,準頭更佳,而且操作簡便。
一名弓兵的成長需要時間的堆砌,但弩兵不用。
只要稍加訓練便可熟練操作。
而且蕭北辰刻意降低射程,縮小連弩的體積,為的可不是組建專門的弩兵部隊。
他要的,是每一名兵卒都配備連弩。
所有人都是弩兵,所有人都是神射手。
如此一來,沒有弓步之分,也不需弓步配合。
只要將戰法設定妥當,步兵強攻之間相互配合掩護,效率將遠超現有的弓步配合作戰之法。
攻城拔寨亦是不在話下。
戰場之上便是如此,一旦佔得上風情勢便會一邊倒。
敵軍士氣一失,勝利的天平自然傾斜。
摺疊盾。
是蕭北辰仿照西方圓盾設計出來的。
這種盾並不大,形似鍋蓋,內裡有抓手,可套在小臂之上。
作戰時可利用手部和肘部的力量抵擋敵軍劈砍,且小巧易於攜帶。
但蕭北辰卻對圓盾進行了改動。
他不需要圓盾抵擋敵軍劈砍,因為這盾是用來配合連弩射擊使用的。
盾可摺疊,行軍時可一拆為二。
其上有卡扣,可卡在盔甲的前後心處,就算短兵相接時,亦可做防護之用。
而在連弩射擊時,盾合一處套在左臂之上,可防護敵軍弓箭,亦可作為射擊支架。
而盾牌內側可藏箭匣。
快速射擊時,箭匣一空,可快速將藏於盾牌之後的箭匣取出換裝。
如此,非但可以節約大把時間,也能防止換裝箭匣時遭了敵軍的冷箭。
朴刀。
又名播刀,俗稱雙手帶,這是一種典型的雙手刀,出現於宋代。
全長一米六,柄長九十公分,刃長七十公分。
典型的厚背寬刃闊頭刀,刀重十三斤。
大雍的制式長刀,長三尺三,大約相當於一米二多一些,重七斤四兩。
這種刀,蕭北辰真的不明白為什麼會被定為制式長刀。
單手揮動太重,雙手用刀柄又不夠長。
初戰體力尚佳時威猛無匹,但久戰之後,手腕痠痛欲死。
這也是為什麼戰場上經常會有長刀被震飛的情況出現。
而戰場之上比的便是勇猛,拼的便是時間。
手中武器一旦被震飛,只有被亂刀砍死一途。
而朴刀則是不同。
刀柄夠長且刀刃極重,雙方交戰,雙臂朴刀一出,敵軍單手長刀定會被狠狠壓制。
所謂一寸長一寸強,在戰場拼殺時尤為如此。
而且雙手持刀,非但力道更足,體力的消耗也會緩慢很多。
如此優勢疊加,面對朴刀之威,敵軍死傷定然極為慘重。
最後的一點,就是防禦。
刀鋒再利,防禦不夠也是無用。
這就是小脆皮和肉坦的區別。
所以對防禦,蕭北辰極為重視,足夠的防禦不但能夠左右戰場勝負,更能少死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