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小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南朝皇帝篇,繼續神域外傳,上官小雅,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100章 南朝皇帝篇
劉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字德輿,小名寄奴。祖籍彭城郡彭城縣綏輿裡(今JS省xZ市)人,生於晉陵郡丹徒縣京口裡(今JS省ZJ市)。中國東晉至南北朝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軍事家,南朝劉宋開國君主(420年7月10日-422年6月26日在位)。
劉裕自幼家貧,後投身北府軍為將。自晉安帝隆安三年(399年)起,他對內平定孫恩起義,消滅桓楚、西蜀及盧循、劉毅、司馬休之等割據、反抗勢力,使南方出現百年未有的統一局面;對外消滅南燕、後秦等國,降服仇池,又以卻月陣大破北魏鐵騎,收復淮北、山東、河南、關中等地,光復洛陽、長安兩都。憑藉著巨大的軍功,得以總攬東晉軍政大權,官拜相國、揚州牧,封宋王。永初元年(420年),劉裕代晉自立,定都建康,國號宋。執政期間,吸取前朝士族豪強挾主專橫的教訓,加強集權,抑制兼併,實施土斷,整頓吏治,重用寒士,振興教育,並多次遣使訪民間疾苦,輕徭薄賦,廢除苛法,改善社會狀況,奠定了南朝“寒人掌機要”的政治格局。永初三年(422年),劉裕計劃征伐北魏,尚未出師,便因病逝世,終年六十歲。廟號高祖,諡號武皇帝,葬於初寧陵。
劉裕對江南經濟的發展,漢文化的保護與發揚有重大貢獻,並開創了江左六朝疆域最遼闊的時期,為“元嘉之治”打下堅實的基礎。明人李贄譽之為“定亂代興之君”。他治軍有方,用兵多奇謀,其軍事思想豐富了中國古代的軍事思想體系。著有《兵法要略》一卷,今已佚。
本名
劉裕
別名
劉下邳、寄奴、宋武帝
字
德輿
所處時代
東晉末年至南北朝初期
民族族群
漢族
出生地
晉陵郡丹徒縣京口裡(今JS省ZJ市)
出生日期
363年4月16日
逝世日期
422年6月26日
主要作品
兵法要略
主要成就
平定孫恩之亂、消滅桓楚
北伐中原,滅亡後秦、南燕
擊敗盧循、劉毅、司馬休之等,統一南方
改革弊政
諡號
武皇帝
廟號
高祖
年號
永初
籍貫
彭城郡彭城縣綏輿裡(今JS省xZ市)
在位時間
420年7月10日-422年6月26日
陵寢
初寧陵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劉裕的祖籍在彭城郡彭城縣綏輿裡(今JS省xZ市),是漢高祖劉邦之弟、楚元王劉交的二十二世孫。他的家族在早年隨晉室南渡,長居晉陵郡丹徒縣的京口裡(今JS省ZJ市)。學者祝總斌將劉裕的門第歸於江左的“低階士族”(陳寅恪認為是“次等士族”)。
劉裕於晉哀帝興寧元年三月十七日(363年4月16日)夜間出生,其時家境貧苦,母親更在分娩後患病去世,父親劉翹無力請乳母給劉裕哺乳,一度打算拋棄他,只因劉懷敬之母伸出援手,養育劉裕,才得以活下來。
劉裕長大後,“雄傑有大度”,身高七尺六寸,風骨奇偉,不拘小節,侍奉繼母蕭文壽以孝順聞名。早年因家境過於貧寒,落魄到靠砍柴、種地、打漁和賣草鞋為生。劉裕僅認識一些文字,曾因為賭博樗蒲而傾家蕩產,遭鄉里輕鄙,時人大多不能賞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