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6章 孽徒,傳奇機長,梅子徐,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為了顯示自家飛機的優良氣動效能,徐清毫不猶豫地切斷了兩臺發動機,只有用事實說話才是最有說服力的。
油門收光並不代表飛機就沒有推力了,只是飛機處於慢車推力而已。只有兩臺發動機的起動手柄切斷,飛機才會處於風轉狀態,不提供額外一絲推力。
韓起這時候也起了興趣,開始自己心算滑翔比。滑翔比是非常容易計算了,只是稍微看一下,基本一會兒就能看出來。
徐清保持的是飛行計算機上給出的最佳滑翔速度。不過,實際執行中,這個值也並非真正的最優解。畢竟,外界條件的環境的變化並非連續性的。計算機給出的速度只能說盡量貼合最佳滑翔速度。
只不過三四分鐘,韓起基本就算出來了這架飛機的滑翔比大約是在十四左右。這並非說徐清所說的滑翔比十五有什麼問題,這要考慮到現在的飛機高度呢!
在高度較高的時候,空氣密度比較低,飛機的氣動效能本來就收到影響。等飛機下降到低高度的時候,空氣密度上升,氣動效能也會隨之升高。這跟飛機本身的氣動構型無關,只是和環境因素有關。
果不其然,在飛機逐漸下降之後,韓起計算出來的滑翔比就達到了十七,基本可以佐證徐清的說法了。
當然,一架飛機的滑翔比資料肯定是透過大量實踐檢測出來的,徐清肯定不會在這種問題上撒謊的。
“我們飛機不僅僅在滑翔比上更有優勢,在單發極限上也比現在主流的737更高。資料表明,我們的飛機的升限能達到英尺左右......”徐清說道。
韓起擺擺手:“這些我都懂,只是現在我更想知道的是你的理由是什麼,或者說你的動機是什麼?我不相信你是為了錢!”
二十年前徐清就開始執著於研製新的大飛機。不過,當時由於操之過急,在技術尚不成熟的時候,試飛期間出現了重大事故,差點兒機毀人亡。
可即便如此,徐清依舊沒有終止新飛機的研製。低調完善了將近二十年後才帶著這個成品歸來。說實話,韓起不明白徐清的內在動力是什麼。要知道,為了這款新飛機,清源集團投入的資金是海量的。若是將這二十年內投入新飛機研製的資金轉投到其它領域,那現在的清源集團可不僅僅只是在民航業裡稱霸了。
至少在這二十年的時間內,新飛機的研製除了狂吸清源集團的血,沒有給清源集團帶來哪怕一點兒收益。
如果是為了賺錢,徐清根本就不應該做這個專案,就算將來專案成功了,但是二十年的投入回本週期依然是遙遙無期。更何況,對於一個沒有任何研製歷史的公司,想要將這款新飛機推出去都是一個問題。哪怕這款飛機確實優秀,可要說服航空公司換裝這款飛機還是任重而道遠。
“你覺得我想是那種將錢看得很重的人?”徐清笑道:“既然話題已經不在飛機上了,好像沒有再繼續展示下去的必要了,那我重啟發動機了,咱們的王處長臉色好像不是很好。”
“對的,對的!有話好好談,別動發動機就行!”王天亮強行笑道。
韓起點點頭:“我無所謂。”
兩臺發動機本身並沒有問題,重啟自然沒什麼問題,略微穩定飛機之後,接通自動駕駛,徐清反倒是問韓起:“你覺得錢很重要不?不對!應該不是這麼問,錢當然重要了。換個說法,以你的消費能力已經實現財務自由之後,還覺得錢很重要嗎?”
“既然夠用了,那多了有什麼用?塞在嘴裡又不好吃!”韓起實話實說道。
這個問題並沒有什麼標準答案,只是人各有志的區別而已。有的人就覺得錢越過越好,即便一輩子都用不完。
“物質上既然沒有過多追求了,那自然還要再找一個。人要是沒了追求,豈不是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