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來敲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家宴,大明文魁,幸福來敲門,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子孫並沒有官身,那麼可以允許主祭子孫身著官服祭祀,這也是告慰祖先。
除了主祭,官員,大明會典裡還規定,婦人曾受封者需花釵翟衣。
至於沒有官身的,有功名者頭戴幅巾身穿深衣,至於庶人則巾衫結絛,而婦人就穿著大襖長裙。
祭祖時,林如楚主獻,還有亞獻,終獻,其餘人分昭穆站好,女子站在門外,祭祀之禮不一一敘述。
祭祀之後,即是開席了。
這時候對於林氏族人而言當然是一頓大魚大肉,閩地貧瘠,百姓平常日子過得都十分艱苦,唯有逢年過節時,才能吃上魚肉。
身為官宦世家,林如楚當然需出錢辦這酒席,酒席後還要灑些錢財。
而這祭祖的席面沒有擺在別處,就在宗祠之內。
但見左右廳堂裡已是支起大桌,鋪上紅布,眾族人們都在宗祠裡是說說笑笑。
以往林如楚一家都是在宗祠裡與族人同宴,但今日有了貴客,林延潮又是第一次回鄉祭祖,故而就在家宅裡宴請林家。
眾人出了宗祠,方有空打量村子,但見村子都是林氏一族居住,宅院建得古樸厚重,又有官家的氣派。
林如楚宴請林家的宅院乃他父親林應亮的宅院,林如楚中進士後,雖在別處也建了宅院,但平素都住在這裡。
但見大門三開間,左右乃八字馬頭牆,門前階下立著一對圓抱鼓石,門楣上有四枚門簪。
所謂門簪就是七八寸長的圓柱,五至七品官員門簪允許兩枚,而四枚門簪的唯有四品官員以上才可以用。
有等說法說門當戶對的意思,就是結親兩家各自數數門楣上的門簪,差不多的結親,但老百姓家是沒有門楣的,所以就提不上門當戶對了。
官員當官了就能光耀門楣這說法倒是確切。而林應亮曾擔任過正三品倉場侍郎,故而門楣上許用四枚門簪,確實光耀鄉里。
進了大宅,林家眾人先去更衣,換上了普通衣裳,然後到了廳堂上,但見一位鶴髮的老婦人,林如楚口稱一聲母親,上前攙扶。
眾人知道這是林如楚的母親,也是林應亮的夫人鄭氏。鄭氏是侯官籍官員,正德年間的名士鄭善夫之女。
鄭氏也是三品誥命夫人,但年紀大了腿腳不便,就沒有去宗祠,與家裡幾位老婦人坐著說話。
林高著,大伯,三叔,林延潮以及林家子侄先後向鄭氏行禮。
鄭氏點點頭說了幾句客氣話,然後眾人就坐在一起開宴。
此宴與宗祠之宴就不一樣了。
大家都是富貴人家,宴席上擺土雞土鴨這樣流水席的菜色,無疑就是失禮,這時候是家廚顯本事的時候。
入座後,大家就開啟話匣子聊了起來。
林如楚這邊世代官宦,林高著則是後達晚榮,兩邊坐在一起大家都差不多,如此方有話題在一處聊。
林如楚這邊年輕後輩都是主動向林延潮敬酒,然後自己介紹了幾句。
自開創科舉制以來,朝廷用人用官的方針定為唯才是舉。
不過說是唯才是舉,但即便是科舉制最鼎盛的明朝,官場上的用人之道,仍然還是熟人裡挑能人,能人裡挑熟人,雖然說很不好聽,但長久以來驗證這確實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而如林延潮當年在社學時,一省督學來社學觀風,那時候同窗之間爭相表現,希望的就是得貴人賞識,對他們而言覺得這是一條千載難逢的終南捷徑。
其實一般說來,若沒有特別才學或機遇,如此場合的機會是很渺茫的。因為缺的就是一個熟字,很多人在這時候沒把握好分寸,反而動作變形,在對方面前落了個下乘境界。
反而今日大家能坐在一起吃飯,說明大家都是親戚,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