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來敲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九百八十一章 國策,大明文魁,幸福來敲門,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國策這麼大的事,身為天子因為自己幾句話而更改,若是一言勸成,就異想天開了。
唯有漫漫歷史長河,方能證明誰對誰錯。
就算天子一時不採納也沒關係,信則用我,若是不信,朝廷再如何也需要能辦事,敢辦事的官員。
再不濟退居山林,將事功的學說遍佈天下,那自己的學生或門徒,完成未竟的事業。
這也是功成不必在我。
此刻武英殿內,張宏,陳矩都立在一旁。
天子先問張宏,張宏想了片刻然後道:“若當時內臣處於林宗海的位子,不說乃是上策,此明哲保身。但若是說了,倒也不能算是錯,畢竟他將私心告訴陛下了。”
“他此舉無疑說是陛下若用他,就要支援他的主張,如此也免得將來欺君。”
天子點點頭向陳矩問道:“陳伴伴,你當初與朕說林延潮似張太嶽,今日又如何看?”
陳矩道:“陛下,林宗海此人功利心極重,而且也是極熱衷於功名,當年他為了結交內臣達成疏通賈魯河事,不惜刻碑立石,遭到士子的詬病。由此可知他又是為了達到目的,可以放下身段,甚至不惜背上罵名的人!這一點與他很像。”
天子聞言點點頭道:“說的不錯。”
陳矩道:“不過今日林宗海一番話,令臣想到另兩人!”
“哪兩人?”
“董江都,王臨川!”
天子嗯地一聲道:“林延潮都說了他要做董江都,王臨川!”
陳矩道:“陛下,慧眼如炬,但內臣覺得林三元話裡還有一個意思。陛下以為董江都,王臨川是何人?”
天子想了想道:“在朝是大臣,在野乃大儒!”
陳矩道:“正是如此,所以林三元與二人打的是一個主意,位極人臣固然美哉,但若能以經術定國策,此才為其之志!”
董仲舒與王安石若說有什麼共同點,就是他們都幹一件事就是創立'新學'。
董仲舒的新學,改良儒學,被稱為新儒學,因為新學糅合了法家的思想,結果被當時儒學上下一陣大罵,認為董仲舒更改經義,不是儒學本來的面目。
但是董仲舒的新儒學,卻成為兩千年來歷代皇朝'用其實'的治國思想。
至於王安石的新學,被稱為'荊公新學',主張立足儒學,博取眾家之長。王安石死後,他的荊公新學多次被朱熹,以及理學大罵,認為是教壞了讀書人。
不過心學的陸九淵卻極力為王安石辯護,而主張事功的永嘉學派,最初正是從王安石的思想裡發軔。
陳矩道:“當年商鞅攜法經入秦,他的學說來自於李悝。由此可見自古以來,欲革天下者必先立說。從這一點上是范仲淹,張二人不如他的地方。”
天子點點頭道:“朕明白了。你們先退下,此事朕先放一放。”
說到這裡,張宏,陳矩一併稱是。
陳矩告退後,張宏卻是留下。
天子見張宏還在殿上問道:“張伴伴還有何事?”
張宏道:“老臣請萬歲恩准,讓老臣養老歸田的。”
說完張宏拜下。
天子聽了道:“張伴伴,你如何又說這樣的話?是朕薄待了你嘛?”
張宏垂淚道:“萬歲一向待臣很好,只是老臣身子一日不如一日。老臣十六歲進宮,在宮裡大半輩子,只想餘生未盡時,過幾日閒散日子。”
天子聞言道:“馮大伴後,朕的身邊的老人,也只剩下一人。張鯨,張誠,陳矩他們還不能如你這般為朕分憂。”
張宏道:“下面的不懂,萬歲爺可以慢慢調教,早晚會成器的。”
天子彎下身子對張宏道:“張伴伴,朕知道朕這幾年行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