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來敲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興學,大明文魁,幸福來敲門,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清議在監督與干涉之間要如何權衡,這是一個很難把握的度,但無論怎麼說顧憲成實在是開了一條很不好的先例。
林延潮道:“你所言固然是有道理的,但我等辦事又哪一樣能離得開官府的支援。
與其堵不如疏,把風放進來,至於窗戶開多大自己說得算。”
徐火勃錯會了林延潮的意思以為他另有對策,大喜道:“老師所言極是,學生明白了。”
二人說說聊聊。
這時候里長,祝秀才二人面帶笑容地走來,見他們二人的表情,林延潮就知道書院這事成了。
之後林延潮就以祝秀才家為根本開始修建這鰲峰書院,祝秀才隔壁的兩戶人家,以及山下河池,加在一起一共有百餘畝的地方。
隨後林延潮放出了自己要建鰲峰書院的風聲,聞此於此林延潮的親戚,學生,同案,同鄉以及地方上的官員都表示支援。
正巧在此時,林延潮回鄉後所作的少年中國說,也隨著開年後在閩地士子間流傳開了。省城的讀書人讀此催人奮進之文,無不感動。
欲言國之老少,請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將來……
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經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將來也,事事皆其所未經者,故常敢破格……
惟厭事也,故常覺一切事無可為者;惟好事也,故常覺一切事無不可為者……
如此慷慨激昂之言,不知道令多少讀書人頓生頭懸樑,錐刺股之志。但他們同時不由捫心自問,方向在哪裡,我們在哪裡可以為朝廷社稷作一番事。
我的出路在哪裡?朝廷的前途又是如何?個人與國家的命運又如何休慼相關?
眾人從在黑屋中徘徊,走來走去卻不是前進的方向,但是林延潮開設鰲峰書院的訊息一出,好比人在黑暗之中,望道了前方的一束火光。
雖然不甚明朗,但對於有志於報國的讀書人們著著實實地在迷霧之中指出了一條明路。
一時之間省城之內,風雲激變。
少年中國說當下就成了書院最好的招生廣告。
就是不提林延潮這篇少年中國說在省城讀書人中的影響,就以他名望論之,聽說他要辦書院的訊息省城百姓也是有錢出錢,有力的出力。
身為林延潮的大弟子徐火勃,以及他的兄長首先將家藏的所有藏書全部拿出來,捐獻給了鰲峰書院。
要知道徐家是省城裡有名的藏書家。
徐火勃其兄徐熥家中藏書達萬卷,徐家特意建了建紅雨樓、綠玉齋、南損樓等樓用以藏書,其中多藏有宋,元之秘本,省城的讀書人都以來徐家借書一睹為榮。
林延潮聽說徐家二兄弟要將藏書都捐獻給書院,一時也覺得二人犧牲太大。
哪知道徐熥告訴林延潮道:“賢哲著述,以俟知矣。人之讀書來,是與書相知也,與書相知者,則亦與吾相知矣。能以我徐家之書,交閩地學子何樂不為!”
書院,書院,古意就是一個院子圍起來的藏書之處。
秦漢時求學艱難,沒有印刷術時,古人求一卷書讀難如登天。
故而有賢士樂意將家中藏書拿出給求學的讀書人分享,讀書人多了讀書之後就需交流,並請益賢士,自然而然地開始了教學授徒,私家講學。
林延潮接受了二人好意,這鰲峰書院能辦起來,徐家兄弟可謂出力最多。
現在有了百畝之地可作地址,徐家兄弟二人又捐了萬卷藏書,於是自然而然這書院開始名副其實。
除了徐家兄弟,知道林延潮要辦書院,自己的族親林如楚贈了一千兩白銀。
而林烴,林燎更是高興,從濂江書院裡拿出藏書一千卷贈給書院。
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